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除海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除海禁(2 / 3)

部尚书李志刚前去。

很快吴强便被释放,一刻钟都没有耽误。

同样去办一件事,两个人的结果截然不同。

这让解缙很郁闷,一度怀疑自己的逼格不够,或者杨靖对他有成见。

其实不是,单纯的是他不会官场那一套。

这事让朱允熥领悟一个道理。

上位者,当知人善任!

嘴长的可以用来传话。

阴毒的可以用来干脏活。

强壮的可以保护安全。

高尚的人可以装饰名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途。

上位者要做的,就是用好他们。

刑部尚书杨靖,看似高尚公正,实则心里也有小九九。

李志刚很好的拿捏了这一点。

他说话好听,恰到好处,让人很舒服。

虽然释放吴强的理由很牵强。

“吴强因宝钞入狱,那时赵勉为户部尚书,如今皇太孙在户部革新宝钞,自然要赦无罪。”

李志刚又道:“刑部不放人,是觉得赵勉做得对?或者觉得皇太孙的政策不对?我想杨部堂不是这种人......”

杨靖觉得李志刚说的对,恰到好处的卖个人情。

宝钞革新工作,在皇太孙朱允熥的领导下,户部尚书郁新的指导下,以及宝钞提举司一众官员的共同努力中,开启了新的一页。

朱允熥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引领时代潮流,将宝钞提举司打造成了大明央行。

首先,他下令户部暂停发行大明宝钞。

暂停不是停止。

为稳住宝钞在市场上的信心,他发布一条政令:宝钞可等价兑换金银铜钱,具体实行时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初一。

也就是大概一年半后。

给出的理由是:朝廷要在各地兴建银库,以供全国各地百姓兑换宝钞,需要时间。..

其实是朝廷暂时没钱给民众兑换宝钞。

政令一旦立即实行,铁定在几天内,大量有人持宝钞来兑换金银。

可国库哪有那么多钱?

提前发布消息,是为稳住宝钞价值。

肯定有人大肆收购宝钞,先囤为主。

这一收,价值就持续攀升。

即便有人不太相信,也会保留宝钞,心想着等两年看看。

现在价值只有面额一成的宝钞,真如朝廷说的那样,等价兑换金银铜钱,那两年后就变了十倍。

姑且信朝廷一次,反正没啥损失。

老百姓在等,朱允熥这边却不能干坐着。

朝廷要利用这期间,狠狠赚银子!

去哪里赚?

海贸!

朱元璋已经同意开海。

分别在苏州府太仓州、浙江杭州、浙江宁波,浙江温州,福建泉州、广东广州,共计六处港口设立市舶司。

不过朱元璋特别提出:太仓刘家港过于靠近京城,恐倭寇和红夷奸人行不法之事。

于是内定苏州府太仓州只许进出朝廷贸易船队,不许民间和国外船只靠近。

老朱的这番决定,朱允熥不打算反驳。

能让老头子开海已是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