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表现的机会。 华夏古代重视农耕,《荀子.王篇志》记载,里面就有“春耕,夏酝,秋收,冬藏的说法。” 古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四者不失、五谷不绝”。 《汉书.食杂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文帝听取了贾谊的建议,皇帝亲自耕种,可以让老百姓围观。 以自己劳作为典范,让众人知道,春耕乃是“天下之大命”。 更是在公元前178年,正式向全国下诏书,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每年复始……” 至此以后,春耕祭祀的传统便以政策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了皇帝重视农耕、体恤百姓、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 而这种方式通过发展,在各地形成了不同春耕祭祀风俗。 对于农耕,杨帆不甚了解。 虽然杨帆不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但前生除了见过别人种田,自己根本没有亲手弄过,简直是一头雾水。 虽然春耕祭祀杨帆也听说过,但他哪知道怎么做? 于是杨帆只能看着杨来福他们准备,而武媚娘几女则为杨帆整理行装,显得格外隆重。 毕竟,下田时总不能还是穿着一身华服,装装样子也要穿着朴素些,不然老天怎么会赏饭吃? 当杨帆他们赶到田庄,这才发现,他们算是来的比较晚的。 旁边有的一些田户早已焚香烧纸,架犁下田。 跟在旁边的武媚娘不由有些埋怨地责怪道: “郎君,叫你早起来你不听,你看,让别人赶早了,如果上天怪罪下来,咱们田庄今年可没有好收成。” 看着一脸担心的几女,杨帆内心一阵好笑,但并没有嘲笑她们“迷信”。 在农耕社会,不管什么人都认为钱没有实实在在的粮食来得重要。 当然,杨帆并没有反驳,虽然很清楚,田地收成好不好与上天无关。 但根本不必要为了一点小事儿与整个社会对抗? 更何况,很多事情都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 就比如自己穿越到了大唐…… 就比如自己手中的金手指…… 于是赶紧向几个娇娇欲泣的美人安慰道: “没事的,正所谓心诚则灵,只要我们诚心祷告,重视农耕,相信老天不会怪罪的……” 一起来的高阳公主赶紧帮衬道:“媚娘,郎君说的不错,你们不要着急,父皇每年也都进行春耕祭祀,要到辰时三刻才开始呢!” 侯府的主人以及正室夫人都发话了,武媚娘几女自然没有再埋怨 不过武媚娘并没有停下来,指挥着仆人安排各种工作。 忠义侯府家大业大,自然是有很多的佃户,这些佃户包括了原来封地的村民、收纳的灾民、以及前来做工的百姓…… 如此人员复杂,当然先得来一个动员大会。 “各位兄弟姐妹,大家好!” “这里的人,有的原来是! !本侯封地下的租户,但更多的是无家可归的灾民。” “各种天灾人祸,让你们的亲人失去了生命,让你们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灾民!” “那些世家贵族、勋贵富贾,对你们冷漠相待、任你们自生自灭。” “天下之大,却无你们立足之地,仓米多如山,却无你们一粒裹腹之食!你们就像弃儿无依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