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杨帆不好明说,只好解释道:“还是微臣自己来吧,这不是怕李道长俗务缠身,耽误修炼么?” 李淳风语气古怪的说道:“自从上次为忠义侯推演伤了根本,难不成忠义侯认为贫道还能得证大道不成?” “再说,贫道担任太史令,身边尽是俗务,这修炼不提也罢!” 杨帆无语了,这家伙虽然出名,可也太没眼力劲了! 难道没听出自己的拒绝话语,只好无奈说道:“李太史这般神通广大、天赋异禀的道士,不就应该追求炼精化气,练气化神,最后结成金丹的至高境界么?” 李淳风被杨帆这话吓了一大跳,脸色大变,急问道:“忠义侯果然高明,一言一语皆是道家修炼的不传之秘?” 杨帆却不忍直视,随口之言,说什么不传之秘,不是太扯了吗? 就这几句,在后世,那都快烂大街了好不好? 每一本修真小说都是这么写的。 不过,随即杨帆马上反应过来。 这可是唐朝,信息传递极度缓慢、信息来源极度贵乏。 后世随随便便上网一搜便有无数道家修炼典籍,现在可没有。 因为知识的落后,也因为古人敝帚自珍的毛病,所谓的道家也一样。 对于修炼这等机密,那是一个字都不会外传的。 杨帆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只好尴尬的掩饰道:“呃,李道长,我也只是听说而已,呵呵!” 李淳风显然不信,疑神疑鬼的盯着杨帆。 毕竟杨帆当初可是说出了很多道家祖师的圣解。 当他把杨帆看得心里直发毛之时,李二陛下说道:“这样吧,李道长,不是说令师叔也在京城么?若是来得及,不若就让令师叔与你和忠义侯共同主持这次求雨大典,以增加下雨的机率?如何?” 杨帆吓了一跳,偶的乖乖! 自己最不喜欢与这些老神棍打交道。 一个李淳风就让自己提心吊胆,唯恐露出尾巴来。 若与比李淳风还牛逼的袁天罡共事,自己岂不是分分钟原型毕露? 自从上次吹牛逼,杨帆就刻意躲避与这牛鼻子见面。 幸好,李淳风摇头说道:“陛下,某夜观天象,近日云气凝聚星辰暗澹,可能有雨……但师叔认为不可能有……咳咳,我们意见相左,所以他不可能来主持求雨。” 李二陛下只听了前半段,闻言大喜:“李太史,果真有机会下雨?” 李淳风却叹息道:“微臣也只是观测云气有凝聚之象,这是降雨的先兆,但是否下雨,何时下雨,我却不敢妄言。” 李二陛下略感失望,杨帆却欣喜莫名! 老农亦说近日有云聚之兆,现在李淳风又如此说,想来必是有根据的。 即便不下雨,也必然是云层越聚越多,人工降雨将大大增加降雨的概率! 如果再来一场带着潮气的东南风,吹来更多的云,那就就完美了! 李二见没个结果,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显然,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而杨帆这边,为了应付李淳风的纠缠,只能扔给了他一本里面记载了一些高等数学和微积分的数学,这才得以脱身。 三日之约,已过两天,天气依旧晴朗,虽然有些云朵,但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 杨帆一直守在山顶观察,愁眉苦脸的叹气。 这点云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