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本来他敢于参与到弹劾杨帆的事件之中,除了是对杨帆的仇视,便算定了在维护江南稳定的大势面前,李二陛下不敢对江南士族大动干戈,甚至还会选择屈服。 其实说到底,这一次弹劾杨帆的事件,其实只是江南士 族想要皇帝一个态度。 意思很明显,李二您想要来江南分一杯羹也可以,但必须把杨帆给撤了,这样大家才能够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 然而现在,事情早已超出了长孙无忌的想象。 显然这必然是有人在暗中裹挟关中世家的本意,将风潮的规模推上一个不可操控的程度。 现在,这些人显然是想把关中世家卷进去。 本来还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此时长孙无忌唯有静观其变。 他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冷汗涔涔而下…… 总感觉自己被人给算计了! 此时大殿里落针可闻。 李二是什么人啊? 那是把名声看的比性命还重要的家伙。 黄峦居然用这么无脑的方式直指皇帝,真是吃了豹子胆。 难道真有人在后面兴风作浪,为他撑腰? 可除了五姓七望这样的千年世家联合起来,谁敢明目张胆和皇帝叫板? 形势不明,没人敢轻易发表意见。 即便是保持中立的大臣,亦是静观其变。 御座之上的李二面容阴沉无比,却一言不发,静静的坐着,看还有没有人跳出。 很快,另一位监察御史又开口道:「微臣监察御史王隋,弹劾江南道大都督,杨帆在任期间,依仗手中权势,屡次抢夺江南勋贵的财务,不仅如此,杨帆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直接对治下之民判处死罪,同时为上报朝廷便私自用刊,恳请陛下明察,将其严惩,以正国法,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此话一出,文武大臣面面相觑,露出了果不其然的表情。 大家都看出来了! 这些人不只是针对杨帆,矛头显然是对着皇帝而去的。 王隋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出班请奏:「微臣监察御史崔榕,弹劾江南道大都督残忍无道,把江南百姓当成海匪无故剿杀,同时,杨帆扩大水师规模已超出了朝廷的规制,其行可耻,其心可诛,请陛下马上撤其职务,押解回京审查。」 弹劾浪潮一波接着一波,除了御史的声音,大殿之中一片沉寂。 文武大臣的眼神都下意识的看向了一众江南官员。 这些家伙难道把朝中的监察御史都收买了不成? 大唐御史台分为三部,监察御史属察部,品秩不高而权力极大。 《新唐书》曾有载有载:「监察御史共十五人,除了御史大夫正三品,其余皆正五品以下。」 「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官,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位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简单来说,这帮家伙官价品级不高,但可以管百官,甚至可以管皇帝的一言一行。 【鉴于大环境如此, 仿佛天地之间就没有他们管不到的! 最关键的一点,这帮监察御史可以风闻奏事,即使没有证据也可以胡乱弹劾。 唐朝的风闻奏事,其实继承了前朝的「三公风闻奏事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