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隶属何人,伤者均送至雁门关。” “一共送来多少?” “一百七十二人。”李善叹道:“其中三十五人伤重难治而亡。” 李道宗神色微动,在心里默默算了下,一百七十二伤员,死了三十五人,折损率只有两成,其中还有八十余人能恢复后披挂上阵,恢复率接近五成。 在这个时代,这是个非常夸张的数据了。 李道宗感慨道:“难怪了……设伤兵营,的确能振军中士气。” 李善笑了笑没说什么。 其实那一战伤者远不及百余人,光是战死的就有百多人,还有不少伤重难治……即使是送到雁门关后,李善都会在第一时间查体,若是治不了的,全都送到别的地方,是不允许进伤兵营的。 换句话说,进了伤兵营的,都是有机会活下来的。 这些伤残再难重返战场的伤员中有府兵,也有苑君璋麾下的士卒,前者自然是朝廷去管,而后者李善在代州、忻州、蔚州等地授田安居。 消息早就传到马邑那边去了,现在苑君璋麾下士卒大都心向李唐一方,打了这么多年的战,正常人谁不渴望安定的生活? 再加上苑君璋裹挟了大量朔州、云州的青壮百姓,其中不少士卒的家人都迁居来了代州,李善决定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削弱苑君璋兵力,并逐步补充入唐军将校士卒,彻底的掌控马邑。 “从商路至迁居百姓,再至逼降苑君璋,如今又以此掌军,怀仁好手段。”李道宗啧啧两声,“环环相扣,令人谈而观止。” “还需道宗兄襄助。”李善笑道:“如今小弟手下是军将皆无。” 代州总管府的佐官、驻军将校一直到年前才定下,加上寒冬腊月并无战事,至少要正月十五之后才会赴任,至于再到至少春耕之后了。 所以,想逐步对苑君璋麾下换血来保证控制力,没有李道宗的帮忙,李善还真做不了。 “怀仁,为兄可是已经送来大将了。”李道宗哈哈笑道:“他日返京,说不定道玄还要发牢骚呢。” 这时候,一个中年将领大步走来,“拜见任城王、馆陶县公。” “不敢当薛公之礼。”李善和李道宗都或侧身相避,或干净回礼。 这是李道玄留在河东的旧部,如今在李道宗麾下,也是李善的旧识,薛忠。 不过几个月前,薛忠的女儿已经和李道玄定亲,算是长辈了,偏偏薛忠此人性情有些古板,李道宗觉得不好伺候,干脆就送到雁门关来了。 寒暄了几句后,薛忠指着塞外,“适才有胡人叩关,自称突厥使者。” 李善心中一凛,突利可汗这么快就做出选择了吗? 能忍下郁射设被杀选择结盟,还真是小看了,见事明利,看来还真不是个好糊弄的……李善一边想着,一边轻声道:“请入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