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顾家三房没有,顾佩玲有! 她那些嫁妆,光银票就有万两,怎能不让人心动。 顾正康做的事没瞒着人,又是卖房又是卖地动静不小,三房一夜爆穷的事自然瞒不住。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大家都觉得三房穷了,那嫁妆的事于赐是怎么知道的? 结合现如今顾佩玲借银子的事,顾南烟咂了咂嘴。 看来当初于赐坚持迎娶,顾佩玲付出的代价不小啊。 她原本还在疑惑,无权无钱的于家人,是怎么留在京城的,如今算是有了答案。 只不过这种谋逆大案,上面十分关注,想一直留在京城那是不可能的。 最多拖延一段时间。 而于家这种情况,于赐还舍得用这么多银子打点,只为在京城多待一阵子,究竟在等什么? 顾南烟想来想去,对于赐来说,唯一称得上契机的,也只有随之而来的科举了。 顾南烟默了默,一时不知该赞他意志坚定还是聪明。 先帝时期,嘉南国连年征战百废待兴,奈何人才稀少,有才之士都藏了起来,躲避战乱。 于是先帝下旨,废除有罪之身不可入仕这条规定,但凡科举中第谋得一官半职,全家皆可重入良籍免除罪责。 而于赐的文采不弱,只要给他参加科举的机会,中举几乎是毫无悬念。 这也解释了顾佩玲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为何甘愿将全部身家奉上。 感情等着做官夫人呢。 顾南烟叹息,当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无意外,于家翻身指日可待。 当然,即便于赐为官,也要从底层做起。 想要达到他爹的成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做官靠的可不是文采。 而于赐这种善妒且小肚鸡肠的人,显然没有他爹年轻时圆滑善钻营。 这种小人物,顾南烟并不放在心上,听完就抛诸脑后,回屋琢磨粽方去了。 第二日,顾佩兰来的很早,且满脸喜色。 顾南烟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顾从远回来了。 今日过来她便是跟顾从远一起来的,顾从远去了祖父那边报平安,她则来了听风苑找顾南烟。 顾南烟虽然惊讶,却不意外。 虽说三房不住在府里,可他们兄妹还是顾家子嗣。 顾从远离家多年,来给长辈请安也是应该的。 顾从远昨日下午就到了,可他只知道三房搬离将军府,住在城外小庄子上。 却不知他爹干的那些事,导致闵氏带着顾佩兰又换了住处。 因此见到人去屋空的小庄子,准备给闵氏一个惊喜的顾从远整个人都是懵的。 知道他爹对祖父做过的事,他也不好来将军府问。 于是找不到家的顾从远,大热天在外面转悠了一下午,直到天黑才打听到三房如今的住址。 等他找过去,已经是后半夜。 夜深人静,未免将邻居吵醒,顾从远是翻墙进去的。 还险些被听到动静,以为有贼人的顾佩兰削了脑袋。 想起昨晚惊魂一刻,顾佩兰后怕的拍了拍小胸脯。 “我还以为进了贼,拿起墙边的斧头就砍,幸亏哥哥躲得快,只吓的摔下墙头磕破点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