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而去,苏氏和柳氏赶紧烧水的烧水,切肉的切肉,要做一顿好吃的席面招待客人。 老太太派了孩子去采摘新鲜的蔬菜,白菜、菠菜最多。等赵大水和绪宣怀回到家的时候,桌子都摆好了。 金黄的菠菜炒鸡蛋、酒红的红烧肉、脆生生的小油菜、白嫩嫩的大白菜,配着两盘子清炒胡萝卜丝,凉拌一份辣椒白萝卜丝,萝卜丝切得细细的,点上一点儿白醋,口感酥爽;中间还摆着一大盘子淌着黄油的咸鸭蛋。 孩子们都不上席,只有绪宣怀坚持让娇娇坐在自己大腿上,给她夹鸡蛋吃。 因为还要赶回去做生意,绪宣怀也不喝酒,端着金黄色的菊花冰糖茶狂喝了两杯,这才开始吃饭。 “婶婶,这菜好吃得很,咱就不客气了。”边吃还边说,在给娇娇夹一块鸡蛋和胡萝卜吃。 赵老太赶紧开口,“咱们谁跟谁啊。客气就见外了。” 赵大水也饿了,可是看着在人家腿上的奶团子,伸手就要抱过来,闺女还是在自己腿上安心。 可是绪宣怀一躲,“我可是娇娇大伯,抱一会儿,你看看你,吃醋咋得。” 赵大水只好作罢。 绪宣怀看见漫山遍野的野菊,白色的黄色的朵朵盛开,花香浓郁,当即拍板,这野菊有多少要多少,按照最高阶的品相给钱。至于以后的晒干和炮制,赵大水他们也不懂,就不用管了。 他们只需要把采摘下来的野菊送到云城码头,有人专门负责接货。 绪宣怀跟赵老太、苏氏和赵大水商量一件事,“老太太,赵兄弟,这赵良也大了,眼看着冬天也到了,家里没事的话,不如让他跟我做生意?” 这? 苏氏第一个是不舍的。 赵大水看了看娘子,又看看娘,再看看手里的竹筷子,这是儿子做的。 这老大15岁,过了年就16岁,跟着自己这个没出息的爹也开不了眼界,不能让他跟自己一样没出息。 赵老太却大喜,毫不犹豫,“那太好了。我正发愁这几个孩子的去处。我良儿吃苦耐劳,品行不能再好了,心地善良,胆大心细。我们家你也看到了,不能给他一个好前程。” “他跟着我那个不争气的小儿子读书,也会读书识字。” “跟着我大儿子也学了点儿本事。” “能跟着你学本事,做营生,那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啊。” 苏氏垂着头,她是娘,这颗心早就长在孩子身上。大儿子眼看着就要说话,可是村子里和隔壁刘家洼看来看去,一个配得上自家儿子的都没有。不是相貌不好,就是品行没相中。 想说个好的,可是这家里穷,刚刚能吃饱,好人家谁能看得上? 看看人家三县令的娘子,人家那相貌,那谈吐,要是良儿将来能找个那样的,生的孩子也机灵。 看看兰绣绣那个机灵鬼就知道了。 她一咬牙,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行。多谢大兄弟。” 赵大水心里一松快,正想说什么,娇娇拍着小胖手,粉嫩的小脸蛋笑着:“哥哥早就同意了对不对呀伯伯?” 绪宣怀用手指头轻轻点了点娇娇的小鼻头,“你个小机灵鬼,猜对了!” 绪宣怀起身,“这野菊的事情就安排赵良在云城那边接待。一来这活儿简单,好上手;二来,你们这边的人都认识他,熟悉,好办事。” “云城事多,我这就带着良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