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愿意在关键时刻帮忙说说好话就行了,于东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们帮忙冲锋。 不过让于东没想到的是,格飞还真冲锋了。 离开上沪回到金陵不到一个礼拜,于东他们就在《文艺报》上看到了格飞的文章。 【论批评家之死】 这是文章的标题,非常直接粗暴。 文中,格飞通过近期部分对于《丰乳肥臀》的批评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学术界的担忧。 他认为,一部分批评家,喜欢想象着自己是作家,而另一部分作家,又总是想象着自己是批评家。 这些人,干着不该干的事情,而且总是干得不太好,最终影响最深的是学术界。 因为不管一个人的身份是批评家还是作家,一旦他们干了文学批评的事情,那么影响的肯定就是学术界。 所以,格飞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再这样下去,批评家就要死绝了。 于东他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非常意外,因为距离他们跟格飞在一起吃饭过去了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 这个时间,根本不够格飞写完这篇文章,然后再寄给《文艺报》,最终《文艺报》发排印刷来到他们面前。 这也就意味着,大可能在那次吃饭之前,格飞的这篇文章就已经写好并寄到《文艺报》那边。 “这个格飞,竟然一点风都没透。”看着报纸,余桦忍不住嘀咕,“怎么,害怕别人以为他邀功?” 毕飞雨笑道:“现在被人看到这篇文章也容易引起误会,让人以为他吃人嘴短。” 于东抬头看了看他们二人一眼,然后又盯着手上的《文艺报》,说:“格飞这篇文章一出,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余桦跟毕飞雨都点了点头,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骂战,骂战,擂台上自然需要双方对手,之前一直是那些人在骂,莫言以及余桦这边从来没有还过嘴,他们也骂得没什么劲。 现在虽然莫言跟余桦没上场,但是格飞却做了次急先锋,这些人有了对手,自然也就有了热情。 想来,这篇文章之后,战况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 方言吾正在家里对着鸟笼画画,心情很是不错。 之前于东出了《向西》之后,他说了一些批评的话,后来受到燕师大帮众人的反攻,那场骂仗他输得很难看,脸都丢尽了。 而且自那以后,单位里面都知道他得罪了燕师大,不愿跟他走得近。 这次莫言被骂,他也终于找到机会,找了余桦的茬。 为什么找余桦的茬,是因为上次骂战,于东还没出来的时候,余桦就跳出来叫阵了。 而且话说得很绝,把他比作教人***的太监。 所以这次方言吾也没留手,直接给余桦扣了一个反动的帽子。 对方到现在也没回应,看来也是被这阵风潮给吓住了。这次因为莫言的事情,不少军旅文学圈的知名人物都站了出来,声势很大,余桦他们惧怕也是在他意料之中。 吹着口哨,连拿着画笔的手都跟着轻盈起来。 咚咚咚—— 方言吾正画到鸟翅膀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他不禁皱眉:“谁啊。” “方老师,是我,李幼学。” “幼学,是你啊。” 方言吾放下画笔,去给李幼学开门。 这李幼学是他在作协的好友,虽然比他年轻几岁,但是两人惺惺相惜,彼此欣赏,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 而且李幼学特别喜欢他的画,之前还要出资购买。 “我正在画画,一会儿画完你给带回去。”方言吾颇为爽朗地说道。 李幼学进了屋,瞥了眼桌上未完成的画,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鄙夷,随后又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这怎么好意思。” “我作画又不是为了钱财,与其送给别人明珠暗投,不如送你这个识货之人。”方言吾给李幼学拉了把椅子,又问,“你今天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李幼学没有坐下,而是从包里拿出一份《文艺报》,翻到第二版给方言吾看,“方老师,格飞在《文艺报》上发了篇文章,矛头直指方老师你,言辞激烈,杀气十足。” 听得这话,方言吾一张笑脸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的眉头以及一片阴影。 骂人是一件令人舒爽的事情,但是被人骂就不一样了。 “华东师范的那个格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