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说话。 他这一双儿女半点少遗传父母聪明才智,都是一岁出头就会说话了,傅玉衡很乐意早早锻炼他们说话。 毕竟,他们家孩子,不需要韬光养晦。能快人一步,又何必非要和光同尘? 花氏面露踌躇之色,好半天才鼓起了勇,对着徒南薰行了个大礼,“主,婢子有一事相求,还望主开恩。” 徒南薰和颜悦色道:“你自来了我们家,伺候昭昭尽心尽力,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说,能帮我们家一定帮。” 得了她这句话,花氏心中一定,直言道:“我们老家里遭了灾,一季庄稼全赔在地里了,不巧弟妹又病了,家里一时揭不开锅。 可巧我那侄女今年六岁,年纪虽,但为人灵巧乖觉,做事麻利。婢子就想着,能不能把她领进来主磕个头,好歹安排个差事一家子糊口?” 徒南薰笑道:“我道是什么呢,原来就这点事。你明天就叫她进来吧。既然是你侄女,我就见见她。” 就是这花奶娘是个好,不但伺候傅昭尽力,还十分尽心,时刻想着在他们夫妻面前替傅昭刷存在感。 如若不然,纵然会她侄女安排差事,徒南薰不会亲自见她。 花奶娘大喜过望,立刻对徒南薰千恩万谢,并再三保证,一定会对哥儿更加尽心尽力。 第二天午,花氏就带着她侄女来了。 之所以是午来,是因为上午要孩子洗漱一番。 姑娘眉眼生得挺端正,只是面黄肌瘦,一看就是好久吃饱饭了。上衣裳很干净,是绸缎料子,只是那料子和花纹都有些眼熟。 徒南薰扫了花氏一眼:这不是上个月家里花氏裁衣裳吗? 看得出来,花氏虽然推荐了自己侄女,却有让姑娘故意卖惨意思,而是尽量让她展自己好那一面。 便是为着这份实诚,徒南薰就决定把人留了。 她抓了一把果子递过去,温和地问:“姑娘,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看了自家伯母一眼,见花氏点头,她才双手接住了果子,细声细地说:“我叫吕大丫,今年六岁了。” 花奶娘夫家姓吕,这是她夫家弟弟大女儿。 徒南薰又问了几句,见她口齿伶俐,不是太怕人,心里先点了点头,对花氏道:“先让嬷嬷教教她规矩,出来后就跟在你边,陪着昭昭玩耍吧。” 虽然穷人家里孩子早当家,六岁已经能去田里拔草拾柴了。 但徒南薰不可能真把她当个大姑娘用,就当是馈花氏敬业,先傅昭当几年玩伴吧。 花氏感激地拉着姑娘磕头,又请求主赐个名。 彼时徒南薰才见完了管事媳妇,正在翻唐诗消遣。低头看见手边有一句“玉郎会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便道:“就叫紫芝吧。” 等日后傅昭边两个大丫鬟配齐了,另一个就取名叫“绿华”。 “多谢主。紫芝,快拜谢主赐名呀。”花氏轻轻推了紫芝一,低声催促。 紫芝赶紧又磕了个头,“多谢主赐名。” 她很喜欢这个名字,比“大丫”好听多了。大丫就是她爹娘随口喊,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