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手持书信,又看了一遍,然后道:“老师,看来简师的意思,也是让我与杨世子当面一叙了。” 余固道:“对这位杨世子,老朽亦是相见恨晚哪!” 太子微微皱眉道:“老师,就怕父皇那儿......” 话说一半儿,太子停口不言。 余固笑道:“殿下多虑了!若老朽所料不差,陛下那里,应当也希望殿下能够与杨家世子当面一叙。” 太子思索片刻,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开,对余固抱拳道:“多谢老师提醒!确实是我多虑了。” 余固回礼道:“殿下只是身在局中而已。” 太子微一沉吟,眉头又轻轻皱起,说道:“杨世子此来京城,定是步步维艰。我担心,请杨世子来府一叙之后,他会遭到更多诘难。” 余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说道:“殿下,老朽听说,杨世子今日一至京师,尚未回到镇国公府,便被余大总管直接带入宫中?” 太子道:“老师,正是如此。杨世子还陪父皇用了晚膳,才离开皇城不久。” 余固笑道:“殿下,杨世子有此一行,殿下还需担心么?“ 太子眼睛微微一亮,对余固再次施礼道:“多谢老师指点!” ------ 雍王府。 雍王的书房中亦是灯火通明。 只是,如太子书房中只有太子一人而已,此刻,雍王的书房之中,在座者甚众。 坐于主位的,自然是雍王熊梧了,于楚皇的十二位皇子之中排行第二。 熊梧面前,左右两边,分别坐着宁王熊櫭、成王熊朼、誉王熊枨、武王熊橳与威王熊棅。这五位皇子,于楚皇的十二位皇子之中分别排行第四、第五、第六、第八和第九。 这五位,加上雍王,此刻这书房之中,已经聚集了大楚十二位皇子之中的一半儿。 “二哥,你倒是拿个主意啊!父皇跟这小子谈了这么久,是不是打算推行宁远那些东西了?”威王熊棅着急嚷道。 “老九,小点儿声,别着急。”成王熊朼皱了皱眉,说道。 “四哥,这都火烧眉毛了,还不着急啊?这几年我们都少了多少进账了?如果父皇真地在大楚全面推行那些东西,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熊棅道。 熊梧抬手示意熊棅稍安勿躁,然后看向宁王熊櫭,问道:“四弟,你最是足智多谋。依你之见,父皇是否真有此意?” 其余几人闻言,也都将目光转向熊櫭。 熊櫭微微皱眉道:“二哥,各位王弟,就今日之事而论,父皇此次特地钦点杨昊入京受印,只怕就是为了今日这一晤。” “四哥,你的意思是,父皇早有打算?”誉王熊枨问道。 “几位哥哥,老九,我觉得,四哥说的很有道理。”武王熊橳道。 “父皇可真是老糊涂了!这满朝文武,有几个不反对宁远那些东西的?”熊棅恼火道。 “老九,休得胡言!”熊朼呵斥道。 “本来就是嘛!父皇......”熊棅嘟哝道。 “老九,慎言!”熊梧皱眉道。 这一下,熊棅不敢吭声了。 “老四,你认为,父皇是准备马上在我大楚全面推行宁远之法了?”熊梧再次看向熊櫭,问道。 熊櫭沉吟一下,说道:“二哥,大战结束之前,父皇当不会行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