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因为元清内战的缘故,大秦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未来三年内,大秦或许不会发动大规模战役,但局部小规模战争是避免不了。 ————————————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眨眼的功夫,大秦就迎来了神武二年。 这一年对于大秦来说,既是安稳和平的一年,又是各种大事件不断的一年。 首先是下西洋的船队,仅在出发两个月后,就有第一批船队返航,并未大秦带回了数额巨大的财富,也让大秦彻底没了缺乏发展资金上的难题。 将这比资金运回洛阳的过程并不顺利,不过大秦的安保措施也是最顶级的,不但有大军护送,而且还配备大宗师。 押送过程虽有些曲折,但最终还是将资金顺利运回了洛阳,顺带还斩杀了五尊宗师高手。 有了海贸和元清军购的资金支持,嬴昊终于不用在畏首畏尾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大干一场。 而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大秦的士农工商各个方面,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 原本计划三年建完的学宫,只用了一年就已建好一半。 至于驰道的修建,幽冀驰道完工四成半,冀青驰道完工五成,冀并驰道完工四成,并幽驰道完工三成半,冀司驰道完工四成半,全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照这个趋势进行下去的话,原本计划三年修好的驰道,最多只需两年半就能全部完工。 至于水道整治,以及开荒屯田计划,也都进行的很顺利,同样能提前完成预定目标。 经过一年的治理,大秦迎来了高速大发展时期。 荆北和司州都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国家财政总收入足足翻了一倍,而产粮也比之前上涨了八成之多,可谓是大大超出了预期。 除了财政方面的大发展之外,这一年里,大秦还发生了其他不少大事,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元清的内战。 得知大秦卖装备给了对手,忽必烈和阿骨打自然是极为不满,于是遣使入洛阳向嬴昊表示抗议,结果却连嬴昊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张仪的外交司给打发了。 张仪对元清表示,与冒顿多尔衮两家的交易,是两国之间的正常商业交流,属于大秦内政,任何国家都没资格干预,任何国家来买大秦也都不会拒绝。 这一句话就把元清使者的后话给堵死了。 元清的使者自然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于是就提出包下大秦的库存,大秦没有多余的货了,自然也就不会卖装备给他们的死敌了。 结果却悲催的发展,大秦的库存量之大,远超他们的想象,哪怕是元清砸锅卖铁也包不下,所以也只能先买下一部分,并跟着对手的步伐一起扩军。 元清内战开启后,战况可谓是惨烈至极。 四方势力都彻底豁出去了,短短半年的时间,战死的军队就不下于十五万,而平民的死伤则更多,起码三十万起步。 不出张良的预料,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忽必烈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可就在他想要趁势一举灭掉冒顿时,却都收到了秦军向雁门关增兵十万的消息。 忽必烈问询顿时大惊失色,当即遣使去质问秦军的意图,同时暂缓攻势,这也让冒顿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一番交涉无果后,忽必烈并没有放弃统一,而是继续征战,却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备大秦,这也让冒顿的压力小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