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况且如今我大军已进入汉中地界,李唐就算不愿也无力阻止。” “那若是属下劝主公放弃吞并汉中呢?” “什么?” 刘裕一怔,眼中尽是意外之色,不敢相信苏秦会劝自己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若是其他人的话,刘裕肯定是拂袖而走,连听都不会听后面的话。 但劝他放弃的人乃是苏秦,是辅佐他洗刷耻辱的智囊。 他的谏言,刘裕就算在怎么不喜,也必定要听到最后,因为他知道苏秦肯定是为他好,也肯定考虑的比更多更全面。 “军师,现在汉中三郡就是嘴边的肥肉,几乎唾手可得,如此良机,你竟劝本王放弃?”刘裕一脸的难以置信。 “主公,取汉中三郡虽易,可取了之后对我军的帮助,却并没有在李唐手中大。”苏秦不紧不慢道。 “军师此言又是何意呀? 汉中、上庸、新城三郡,共有人口有六七十万。 我蜀国若能得到的话,既能完善北部防线,又能增加人口兵丁,乃是两全其美。 军师为何说好处没有不取大呢?” 刘裕再次露出不解之色,苏秦却解释道:“主公,汉中是李世民的起家之地,李唐在汉中根基深厚。 故,取汉中易,消化却不易。 况且,就算得到汉中三郡,我国的实力虽会增强,但能强的过大秦吗? 反之,不但会彻底失去李唐这個盟友,还会直接面对大秦的兵锋,遭到大秦无休止的针对打击。 主公,李唐就是前车之鉴呐。 昔日的李唐何其强盛,连诛杨坚、灭西羌、败刘季、退南蛮。 可在被大秦盯上之后呢? 谷獐 短短数年时间,不但三十万精锐折损殆尽,并且还彻底丢了关中之地。 如今的蜀国虽强,却也并不比巅峰时期的唐国强太多,此时直面秦军颇为不智呀。 不如让李唐继续保留汉中,让李唐成为蜀秦之前的屏障。 李世民战死关中,秦唐之间的仇恨,已然无法化解,注定为敌。 不取汉中,让李唐顶在前线,和大秦死磕,以消耗双方,我蜀国在后方潜心发展,壮大国力,岂不更好?” 听到此言,刘裕沉默了,他并不是没想到过这点,只是他一点都不看好李唐,也不认为李唐能保住汉中,所以才更想直接占领汉中。 “军师之意,本王已经知晓,可军师想过没有,若是李唐守不住汉中呢? 一旦汉中被大秦所得,对我蜀国而言,可就是灭顶之灾了。”刘裕严肃道。 苏秦则道:“这也是不取汉中最大的风险所在,因为咱们并不知道,没了李世民和李元霸的唐国,还敢不敢战。 不过在下认为,高中易守难攻,李唐损失虽大,但有我军支持的话,收住汉中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取汉中虽稳妥,但以蜀国一国之力在汉中抗秦,绝对不如蜀唐两国合力抗秦轻松。 其中利弊,还请主公思量。” 苏秦这话算是把刘裕给问住了,他之前虽也都想到了这些,但却没想到这么细,如今看来确实是他想见到了。 对于现在蜀国而言,取汉中胜在稳妥,蜀国的实力也能快速上升,却不利于抗秦大业。 不取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