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说话者,正是皇后娘娘,她跪在皇上身前,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桓国公也跪在一旁,却嗫嚅着不敢说话。 皇帝没有做声,脸色沉寂如水。 皇后桓秀芹突然发现,原以为她对皇帝那是无比的熟悉,可现在看,却完全不是这样呢。 她根本,无法读懂皇帝的内心…… 平日里对她的无限迁就,根本就像是装出来的。 那一刻,她甚至觉得,皇帝就好像是个陌生人似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么呼喊着,皇帝还是沉默着,不做声。 终于,连桓国公也忍不住了,道:“皇上,请您下旨,派兵解救义阳吧,如果太迟的话,恐怕,恐怕……” 他有几个儿子,然后大多都不成器。唯一有些期盼的,就只有桓言了。 桓言,好歹也是官居大将军了,可不是么? 如果在这次与西魏人的对碰中,一个不走运,挂了,那自己下半辈子,还能指望谁? 一想到这里,桓国公便忍不住有种悔青肠子的感觉。 皇帝终于开声了。他闷哼一声: “你们想让朕派兵救桓言?可是,害他处在如此困境的,又是谁?” 这一次,桓言对西魏是发动突袭 ,不宣而战,根本没有得到上头的命令的。 这让皇帝龙颜大怒。 皇后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当然就是她。在她大寿的那天,她曾经斥责过桓言,说他那是不思进取,还暗示明示桓言,要争取获得寿阳、钟离前线的先进武器。 桓言按照她的说法做了,接下来自然坐不住,急于立功。 于是这才有了突袭西魏,却反过来受困的糗事。 不,这已经不是糗事,而是绝境,令人绝望之事。 桓国公叹了口气,立马说道:“皇上,是老臣不好,老臣……让孽子这么做的,你要责罚,就责罚老臣好了。” 皇帝冷冷一笑,道:“桓正,为了自己的儿女,你还真的费尽了心思啊!” 他这么说着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瞄了皇后一眼。皇后心头一凛。 她当然明白,皇帝这一瞥,是什么意思。这分明就是在警告自己: “朕什么都知道,你就不要跟我耍心眼了!” 桓国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臣,老臣……” 皇帝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不必多说。你们的来意,朕也知道了。回去吧,朕自有办法解困。” “可是,可是……” 义 阳之困出现后,皇帝只是象征性地让周边的几个城池的军队进行救援,而调度的军队,却竟然是江浙方向过去的东南守军。 总数只有五万人。 而领军者,车骑将军贾镇,更是沙场小白,此前只是小打小闹剿灭过西南的土匪,镇压过那里的暴乱。 至于他这个车骑将军的身份,多半是因为他是左相康清平外甥的缘故…… 像这样的救援队伍,桓国公又岂能放心呢? 皇帝闷哼一声:“怎么?难道,你们还敢质疑朕?” 桓国公身子一颤,连忙道:“不,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