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辣椒籽的出现,为方永解决了味蕾的问题。 那么这玩意儿的出现,就彻底解决了温饱。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众人一个劲儿的摇头。 老乞丐用刚劲有力的声音答道,“能吃,有点硬,但很脆,很甜。” “这是两个月前一艘海外商船运送来的东西。” “商船进入秦淮之前受到了沿海倭寇的攻击,还没来得及靠岸就侧翻在了河里。” “老头在河边洗澡的时候发现这玩意儿可以果腹,就经常去摸来吃。” 定彦平解释着,一巴掌拍在了老乞丐身上。 这东西又硬又僵,连狗都不吃。 最重要是的侧翻的商船在河中心。 老乞丐虽然水性好,但河中心暗流涌动,冬日河水又极其寒冷。 万一老乞丐在水下有个好歹,他连哭丧都找不到地儿哭去。 “这种东西老先生从河里捞了多少?” “河里还有多少?” 方永洗锅烧水,激动的向老乞丐问到。 “捞了有五百斤的样子。” “我和龟儿子把捞起来的都扛过来了。” “河里的话……” “不清楚,反正还有很多。” 方永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严肃望向汪成才命令。 “你和老先生去把东西搬进来,放到我屋里。” “再给老先生套几件保暖的衣服,千万别冻 着。” 打发走老乞丐和汪成才后,方永连忙死锁房门。 若非身上有伤,他现在绝对给定彦平跳一支舞。 “这东西叫做红薯,产自世界的另一块大陆。” 这些年海外运来的稀奇玩意儿多了去。 一个硬邦邦的红疙瘩而已,至于那么激动么。 定彦平皱眉向方永问道,“然后呢?” “红薯生吃并不美味,但要是用来煎、煮、烤,就会变得松香软烂,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 “它还可以用来制作和面相似的一种主食,叫做粉条,用处多多。” “最重要的是,它的产量!” 方永故意吊起了定彦平的胃口。 “你可知大隋现在大米的亩产量是多少?” “少则四百,多则八百,最好的土壤也不会超过一千斤。” “那你可知这东西的产量是多少?” “一千五?”定彦平斗胆说了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数字。 方永摇了摇头。 “最低亩产六千斤!” 轰隆隆…… 定彦平脑海中响起阵阵晴天霹雳。 亩产六千斤。 这是大米的十倍。 以大隋如今的产量,即便不出天灾,百姓也无法温饱,时常要寻找野菜树根果腹。 倘若这个叫红薯的东西真如方永所说,天下将再无饥荒之说。 定彦平脸色沉重下来。 “此乃绝世之功 。” “你就不怕我带着老乞丐去把那些东西捞上来,拿去先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