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同僚(2 / 3)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静!

本该喧闹的大殿死一样的沉静。

短短百余字,将儒家天下大同的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

在场的哪一个不是进士及第,哪一个不是儒家名士。

然则此等足以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在场绝无任何一人可以作出来。

中年人长大的嘴巴久久无法合拢。

也不知过了多久。

合拢的大殿房门传来第二声轻响,为首的中年人才缓过神来。

“在下王恕,添为扬州知州同知。”

王恕收起方永书写的卷轴,言语中带着几分拉拢之意。

“还未请教小友尊姓大名……“

“下官方永,见过王大人和诸位大人。”

方永二字刚刚出口,在场官员脸上的笑容又是一变。

“一边歇着吧。”

“第一轮比试还需要些时间。”

王恕收起卷轴,回到了主考官位置上。

大殿门前已经走进了三个人。

崔景炎是第二个,崔莺莺的弟弟崔灏是第三个,还有一个和崔景炎并肩而立的人,方永没有见过,应该是和崔景炎一伙的。

三人把卷轴交给了考官,皆是站在了方永对面。

大殿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几个呼吸后,又是几名通过遴选的人从大殿外走了进来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站到了崔景炎身后。

不知不觉,崔景炎身后已经沾了七个人。

看到方永沉重的脸色,崔景炎嘴角不有勾勒出一抹笑意。

“怕了?”

方永望了一眼从门外走进来的第九个人,无所畏惧道。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

“以一敌七,吾何惧也?”

他确实怕了。

但怕的不是这些文人墨客在诗会中的立场,而是他们本身的影响力。

除夕诗会几乎汇聚了整个江南的文人墨客。

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学之士。

在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百姓面前,这类文人颇具影响力。

说得简单些。

一个开设学堂的教书先生,不管再怎么差劲,其在十里八村的影响力都要比一个村长大。

正所谓三人成虎。

倘若这些人三五成群形成地方势力,便足以左右一片区域的谣言传播。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方永心中萌生。

如果自己能左右谣言的散播,是否也能左右民愤的变化?

第九个通过遴选的人走到了方永面前。

“你就是方永?”

方永扭头打量身旁的中年人。

身材矮胖,留着八字胡,穿着和自己一样的官服。

应该是勇武王府的幕僚之一。

“还未请教……”

“付东海。”

“本官斗酒诗百篇的名额,就是你抢走的。”

“呵……“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