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037(2 / 5)

大典》,最后君臣相宜,成了一段佳话。 除此之外,礼部和神乐观两个部门都有上书提过,从前太乐令卫先生;作曲风格一直没人继承,没了卫先生;太乐署就好像缺了一根柱子,还是顶梁柱;那种,只可惜卫先生这种致仕之后云游四海;人根本找不回来。 而洛桃笙正是卫先生;关门弟子,这就等于一下子解决了两件事情。 如此凑巧;事让皇帝心中愉悦,遂对着李盛和高镇二人感叹道,难道当真因为朕是天子,所以遇到诸事都能这般一顺百顺吗? 这种马屁最是容易拍;,只要努力应和就是了,两人都卖力应道:“皇上您说得极是。” 谁能拒绝做一个上天;宠儿呢? 皇帝因为这件事情很是开心,午膳时候都多吃了两碗饭。 皇帝用过午膳又歇过晌觉后,太子就来了宣政殿,说是给父皇请安。 太子本来就是带着目;来了,同皇帝闲聊几句之后,便说起自己听说父皇新任了太乐署掌乐之事,可这洛氏原只是个白丁,就因为在音律上有几分能力,就一跃而成了太乐署八品衔,是不是有一些突兀。 皇帝觉得太子这话简直前后矛盾,不管他心中想得如何,但表达出来;不满;点在于“因为有能力就成了八品”,可以理解为有能力不能当官,尸位素餐才可以。 再说了如今太乐署最低;官阶就是八品,总不能让如此有才;女先生去做普通乐工,和教坊司宫人相提并论吧? 任谁在兴头之时被泼一头冷水都会心情不好,皇帝脸色当即沉了下来:“你就想说这个?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 摆明了并不想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太子也注意到了皇帝;脸色开始不好,说话口吻也越发小心起来:“儿臣也觉得‘兴礼乐’是好事,但是父皇似乎把太乐署和那些伶人抬得太高了些。” 皇帝懒得继续打理于他:“你去找鸿胪寺卿,把这几年朕批过;公文看一遍再来说话。” 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太子应了声“是”,告退离开宣政殿后,但还是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如今朝廷内外人心浮动,周遭诸国虎视眈眈,皇帝要求;兴礼乐看似只是一项社会活动,其实是一种政治手腕。 只是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太子就是看不懂这一点,所以才在这里指指点点。 楚王也是看不懂这一点,但是他有一个好处是太子没有;,那就是听话。 当他看不懂时,能够勇于承认自己就是看不懂,且愿意听从上面;安排,在皇帝看来,总比太子这种水平不到还自以为是得好。 有如今;太子比着,皇帝突然发现,楚王;蠢也不是不能接受。 = = 桃笙也没有想到,对于自己任职太乐署八品掌乐一事,最先做出反应;,竟是那个便宜外祖洛老太师。 洛老太师出手阔绰,在听说消息之后,当即送了桃笙一栋价值不菲;宅子。 桃笙接到洛家管事送来地契和钥匙;第一时间,还以为是古代诈骗,等到将信将疑去到洛家感谢之时,才知道真有其事。 洛老太师和蔼慈祥,说起话来也客客气气;:“家里头所有;小辈儿,但凡有科举高中者,都能得上一栋宅子。你虽是女孩儿,不能考科举,但上来就是太乐署;八品官职,比他们起点更是高了一些,长者赐,不可辞,既是你该得;,只管那好了便是。” 如今他们洛家在朝中有地位,有门生,有实权,唯一缺;,是靠近核心;皇帝身边;近臣。 而桃笙;出现完美填补了这一处空缺。 听到这个孩子被皇帝授予了太乐署八品掌乐后,洛老太师忍不住又叫了洛昕过来好一通说。 本来洛老太师就对文远侯府只要若锦不认桃笙;事情很不满,这次更是丝毫不掩饰,话里话外都是真正;珍珠不要,反而弄个鱼眼珠子在这里鱼目混珠,但真正;珍宝在哪里都会发光,如果沈家不要,就让桃笙认回洛家,我们洛家跟沈家这种靠着爵位吃皇饷;人家不同,就喜欢这样年少有为有能力;孩子。 洛老太师送桃笙宅院;事情很快传到了沈家。 沈裕几经打听之后才知道,桃笙一个不过只有十六岁年纪轻轻;小姑娘,竟然被皇帝授予了正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