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笙。 “我原还想着,等两日闲了去苏家妹妹那里看你的,没想到今儿来府上好遇上,今日来得匆忙,没备什礼物,手上这对镯子勉强还算拿得出手了。” “夫人的心意我领了。”桃笙推辞道,“只是这镯子实在有些太贵重,我若贸然收下,几位长辈怕是要说我不懂事了。” 洛昕在一旁笑着打趣儿:“楚大人是父亲的得意门生,桃笙又是我们府上九姑娘,论起来算是一家人了,给你收着吧。楚大人刚刚升了户部从二品侍郎,日后常来常往是好的。” 楚夫人很坚持地让桃笙收下:“你这孩子,幼算是我看着长的,怎这会儿反而跟我客气起来了。”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桃笙便将礼物收了下来:“从前在秦县时候您对我照顾有加,我时时念着您,没想到这匆匆一别之后,已经有十年不见了。” “可不是。”楚夫人道,“从前只知你幼年聪慧懂事,再没想到你有这般能耐,年纪轻轻已是五品太乐丞,不像你二哥哥,还痴长你几岁,如今好容易才混了个八品京卫指挥使司知事。” 楚大人刚刚升了官,在京城置办了的宅子,楚夫人不得闲,还有好些事情要做。 因如此,她只在洛家坐了一会儿,没留下用饭告辞离开了。 等到楚夫人离开之后,洛老夫人对桃笙道:“你祖父和大舅父说我对你的亲事不上心,虽然这话说得笼统,但是实情。我找了这些日子,终于找到一个还不错的,是方才楚大人家中的那位二公子楚洵的,你觉得如何?” 桃笙听了这话一整个怔住。 当初养父母和楚大人夫妻感情很是不错,两家还在孩子们幼年之时定娃娃亲,但是后来楚大人官运亨通,一路高升,苏宛便开始觉得这门亲事有些不妥。 一则是两家差距逐渐拉大,再不是从前的门当户对,他们不愿让老友因着从前的口头婚约为难;二则楚家门第高了,齐大非偶,姑娘嫁去了难免受委屈,所以专门写信说开了此事,当年种种皆是戏言,做不得数。 而苏宛当初为她定下的那个没影儿的“未婚夫”是这个楚二公子楚洵。 到了这个时候,之前和楚家的种种往不好再继续隐瞒祖母和洛昕。 桃笙便将两家从前的渊源对两位长辈一说,洛老夫人听了之后十分高兴:“咱们两家真是合该的缘分,从前即便断了,这会儿还能再找回来。” 楚家和从前桃笙的养母洛家许有些不登对,但现在的情况而言可谓是门当户对了。 虽然礼部从二品官员身份稍低一些但妨,楚大人和楚二公子都还年轻,仍有进步空间。 在祖母和母亲对未来的限憧憬里,桃笙弱弱泼了盆冷水:“我跟这个楚二公子是多年不见了,还不知是他是胖是瘦,是高是矮,还是再看看吧。”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的唯一标准。 = = 那日在洛家一别后,桃笙并没有很把祖母和母亲的话当回事,毕竟最近亲戚们跟她提的青年才俊太多了,其中有很多是只在当时提了一嘴,后来权衡之下觉着不合适没了音讯。 更兼这事了几日都没消息,桃笙把洛老夫人的话抛诸脑后了。 这日桃笙下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