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发行曲谱的挑战不是编写,而是在琴行有序售琴谱。 这时候就要靠苏嘉了,不光要起早贪黑应付顾客,还要调度生产保障货源,日日忙得脚打后脑勺,差点连自己的生辰都给忘了。 这年头做生意也不容易,苏嘉一手揽下了所有相关的活计,让桃笙落了一身轻松。 不得不说,她这位姨母兼婆婆也是心疼儿媳妇的,如一来,大家都很和谐。 婚后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一些其不意的挑战。 很快前方又有传来消息,南方多地发生旱灾,朝廷也即刻让户发放了赈灾粮款。 为了保证粮食和款项的发到位,需要有按察使专职巡查事。 最近一次主理大型巡查的人是季晏明,皇帝看好他,觉得他最摸得情况,所以这次还是选了他。 这毕竟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事,而且事态紧急,即日便要启程,季晏明没推辞也没提条件,当场应了下来。 季晏明虽然事答应下来,是起家桃笙独自等待,难免有些不舍。 这种不舍在听说这次的副使要带妻子行时候达到了顶峰。 桃笙只能尽量在家给季大人顺毛。 没办法,人家妻子安排好了家里大小庶务就能跟丈夫门,她这边还要顾念皇帝时时召见和一整个门的事,自然不能抛家舍业跟季晏明差。 果然,双职工就是有这点不好。 不过距离产生美,小别胜新婚。 她和季晏明相识相伴了这多年,其间每一次开都恰到好处的促进了人感情的发展,小别这事只算是感情生活的调剂,算不得是多大考验。 桃笙觉得不是坏事。 季晏明门的时候还在盛夏,等回来的时候便是深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皇帝五月时候就搬进了园子里避暑,至今未归,由楚王代为监国,坐镇京。 楚王第一次监国,又没有皇帝在一旁辅助指导,对于很多事情都不甚清楚。而内阁几位成员也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南地救灾和北疆稳定诸事之上,加上他们不是楚王嫡系,很多事情不能多言,还是要以稳定过渡为最终目的,这也给了许多官员偷奸耍滑以可乘之机。 等到季晏明巡查完毕回京之时,看六五寺各院各司种种乱象不由火大。 其实这些人倒也不算多欺负了楚王,只是比起从前皇帝在京镇时候,几乎每人都懈怠了一点点。 这些小事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后就成了大篓子。 如果楚王第一次监国便弄成了这副样子,日后要建立起君主的权威怕是难上加难。 眼见又到了年底吏官员考核之际,都察院需要整顿的官员事宜也不少,巡查归京之后的季晏明也没回内阁,而是直接就去吏和都察院进驻办公。 一回京就要收拾烂摊子的季大人心里有火,气压难免有些低,这也让个门当的官员们都心惴惴。 桃笙也听说了季晏明近来为工作急上火的事,晚上下衙回家之后左等右等不来,便知道这位又加上班了,便准备了点心和宵夜带去吏,给季大人一些来自家人的关爱。 众人正陪季晏明加班陪得心力交瘁,时见到桃笙现不亚于见到了救世者的光辉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