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提前五天进行,明日一早,士子们就将进入贡院考场,开始答题!” 听到这句话,贾思博终于变色。 这个年代的科举,是固定在一个时间段,每年十月各州士子入京考试,但具体入考场,并不固定在哪一天。 科举前后的流程很漫长,从考试到定名到放榜到庆宴,基本要忙到第二年春天。 如此一来,早几日,晚几日,确实没啥差别。 当然,正常情况下考生报告后,都会准确的告诉考试时间。 这种临时改变,也只有圣人能作主。 而这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将下毒计划毁于一旦。 贾思博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就对你如此信任,仅凭你的猜测,就愿意相信真的会发生那样的危险?” 李彦笑道:“太子殿下送了我一本,皇后送了我一本,陛下也要送我,还好吧,也就一般信任!” 贾思博:“……” 你拿皇家当书肆,进货去了吗? 牢内两人一问一答,守在门外的李谦孺,想要趴在门上倾听,但看看厚重的牢门,还是作罢。 不过里面没有严刑拷打的激烈声音,李彦也言明,只是问几句话。 在李谦孺看来,仅凭询问,想要撬开这个叛贼的嘴,简直是异想天开。 但他不知道,里面发生的,很可能是大理寺狱内,最奇特的一场审问。 诈骗! 明明科举士子集体中毒案件已经发生! 明明科举是正常举行根本没有提前! 但李彦仗着贾思博在牢内消息闭塞,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甚至不知道外面具体是哪一天,想出这个办法。 只是其他人肯定不会明白,那么聪明的贾思博,为什么会信呢? 答案很简单。 因为在贾思博心里,站在身前的李彦,就是那么可怕的神探。 他在凉州那么缜密的计划,都被其看得通透。 到了这里对科举士子下毒,如果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至少比凉州时期的案件好猜。 那次神探破得,这次为什么就不能防范于未然呢? 还有一个关键,以贾思博的格局,很多事情也无法了解。 比如李治的为人。 李治绝不可能仅凭臣子的一面之词,就让科举考试提前进行。 多么信任都不可能。 因为那是皇权的让步。 可惜贾思博这个层次,根本接触不到天子。 从长安城外的对话中,还能看出对李治有不少好感。 对天子越不熟悉,越会将其想象得美好伟大,哪怕朝廷不公,也不认为是皇帝的错,而是臣子的过失。 真正近了,就知道也就那么回事。 远香近臭,在所难免。 如此种种,李彦才会想出这个计划,反正骗得到就骗,骗不到再去寻找线索。 他“推理”完毕,正式看向贾思博。 从捆住他的锁链轻轻颤动可以看出,这位要犯的心情颇不平静。 两人四目相对。 李彦嘴角噙着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如何,被我猜中了吗?” 贾思博心中翻江倒海,一字一句的道:“李元芳,你不该阻止这件事,这只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他的决心无比坚定,绝不是一时的失策能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