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收敛锋芒不行,弓弦劲的会满弓里面也有类似的诀窍,上手并不难。 不适的是静到极致的练功方法。 百胜劲是绝不可能这样站立练功的,一定挥刀出击,即便是丹元劲,李彦也习惯了脚踏罡步,不断进击。 此时却要按捺住那股本能,整个人变得越来越静,却又要随时把握外界的动。 一次次失败。 一次次尝试。 终于,他的汗毛竖起,清晰地感到了周围的恶意和怨念。 一道道眼神,就好似一根根无形的小针,刺在皮肤上。 眼识。 不仅是自己的目力增强,对于别人的视线目光,也能清晰把握,予以反应。 李彦眉头顿时露出喜色。 可下一刻,感应瞬间消失,把握不住。 但心中还是高兴的。 事实证明,能成! 就在刚刚那一霎那,他感应到不仅是韦贞玄和扶风县上下,对自己恶意满满,就连站在身后,那些被迫护寺的僧人,也是如此。 在僧人眼中,是这家伙来到寺内,发现舍利台座不对,一番查探,闹得鸡飞狗跳。 最后还逼得他们与县衙对峙,怨念自然聚集。 唉,不识好人心啊,这是为了排查隐患,防范于未然! “不过也好,就是这样的环境,才适合练唯识劲!” 李彦隐隐明白,为什么现在佛门的僧人,别说精通,连唯识劲入门都办不到了。 因为环境不同。 玄奘创此法,是西行之路,豺狼虎豹环伺,各种自然灾害,人为危机。 在那种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玄奘克服重重艰难,将自身的五感开发到了极致,培养出第六识,奠定了唯识劲的根基。 反观僧人,生活安逸,不思劳作,根本无法体会玄奘当年的艰苦,除非天赋绝顶之辈,否则真的难以入门。 此刻李彦福至心灵,就利用周围人的恶念,助他修行! “此人真准备跟我们耗一个晚上?” 渐渐的,韦贞玄撑不住了。 已经是后半夜,他听到身后传来声响,原本竖直的火把晃动起来。 显然是衙役抵抗不住疲惫,开始昏昏欲睡。 而寺院内静悄悄的,始终没有传出信号。 这说明他派进去的门客并没有得手,宽济还在对方的控制之中。 “啊哈……” 韦贞玄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知道不能再等,背在身后的手挥了挥。 不良人精神一振。 相比起衙役,他们显然更习惯于夜间活动,此时蠢蠢欲动,准备扑过去,将僧人擒拿。 对方的僧人也露出了明显的疲惫之色,只要暴起发难,不用起大规模的冲突,就能将之驱散,奠定胜局。 “准备……!” 然而为首的不良人刚要下令,突然见沉浸在书卷中的李彦抬起头来,朝他看了过来。 并没有精芒四射,就是目光平和的对视。 可仅仅凝视了片刻,不良人就低下头去,只觉得冷汗涔涔,心虚不已。 “错觉吗?” 他背后满是冷汗,又抬头观察,发现李彦的目光移开,看向身侧的伙伴。 那伙伴的手刚刚握住刀柄,也僵在原地,不敢动弹。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