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一拍脑袋定下移民政策,又不付之于军事行动,被吐蕃一堵,难民就全涌在边境,死伤无数。 那些拖家带口,心向大唐的吐谷浑人,到死都没能登上大唐的土地,基本上都葬身在赤岭之下。 直到总章二年(669年),吐谷浑都真正亡国了,李治才下令收回移民政策。 这个过程中,积攒了多少仇恨,因此大非川之战时,噶尔家族能拉出二十万吐谷浑士兵参战,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别说那时,就看现在,在场的吐谷浑旧部,一双双仇恨的目光看了过来。 不少士兵都捏紧手中的武器,紧张不已。 韦待阶面色一沉,随时准备痛下杀手。 李彦想了想,对慕容诺曷钵低声说了句:“问他,大非川之战后,得胜的二十万吐谷浑士兵,得到了什么赏赐?” 慕容诺曷钵开始传声:“你口口声声心向吐蕃,好,那本王问你,大非川之战胜了后,得胜的我族士兵,获得了哪些赏赐?” 这回换成角尔无言以对,吐谷浑旧部的仇恨也转移过去。 弘化公主冷声:“面对入侵你国家的敌人,你弯下膝盖,为他们效命,却怨恨于没能及时援手的友国,怯懦之辈,还敢在此惑众!” 李彦低声道:“别在旧事上纠缠,告诉他们,吐蕃本就是高原小国,被他们吞并的部族,也只会沦为五茹的奴役压迫对象,大唐才有国力为吐谷浑立国,让吐谷浑人重新抬头做人!” 此言一出,小王子眼中亮了起来。 弘化公主立刻道:“大唐昔日无法及时援手,让蕃贼趁虚而入,占我国土,奴我人民,可如今大唐周边已无战事,将集中力量来对付吐蕃!” 慕容诺曷钵也高声道:“不错,大唐的圣人封我为青海国主,正是决心助我吐谷浑复国,大唐的天军也将开赴西域!这位李副使,就是昔日李将军的嫡孙,将门之后!” 吐谷浑旧部骚动起来,变得又敬又畏,还有了期待。 李彦没想到慕容诺曷钵无用到要借用自己的名声,却也坦然迎着众人敬畏的目光。 大唐曾经没干人事,但天朝上国自有底气,可包容各族,庇护藩国。 这就是大国的底蕴! 吐蕃现在没干人事,以它那个家底,接下来也干不了什么人事,局限性终究在那。 这就是世界的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