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把柄,险些罢相。 那年他老人家都八十多岁,元日大朝会,领着百官气喘吁吁的把一通礼仪做完,累得七荤八素,读贺表时,舌头没听使唤,就念错了几个字,被殿下竖着耳朵找碴的御史听到了,上表弹劾,要罢掉他的相位。 这实在过分,那么大年纪的人了,有个口误很正常,瞧瞧后世那个拉稀的,整天说错话。 圣人也觉得柳公权冤枉,大手一挥,从轻处分,罚了一年工资完事。 当然,这些是未来发生的事情,柳公权现在还没出生呢,李彦对上官婉儿说的时候,没有具体指向谁,只是强调了御史的作用。 “连宰相的错误都能严厉指出!” 赞普对比一下吐蕃国内,与王妃对视一眼:“大唐的御史么?” 这一定是体制的问题,他们不禁陷入了沉思。 上官婉儿见气氛有些沉重,眼珠滴溜溜转着,又欢声道:“元日这天,还要点爆竹!” 赞普仍在思考,王妃却知道凡是不能操之过急,重新浮现笑容:“爆竹是什么啊?” 上官婉儿道:“就是燃烧砍伐下的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瘟疫流行时,我唐人用小竹筒装硝,导引点燃,就能用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少瘟疫的流行。” “此后很多人家,都流行用爆竹避山臊恶鬼,驱瘟逐邪呢!” 赞普有些动容:“那是好物啊!” 吐蕃这边爆发过一场不小的瘟疫,松赞干布的死因有一说,就是染疫病而死。 只是对于导引点燃,燃烧竹子,他们没怎么听懂。 因为其中涉及到了硝石,也就是火药。 火药在唐朝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与爆竹结合起来,也诞生了鞭炮的雏形。 这个推动者目前还活着,已经在李彦的建议下,被内卫招收了,是特殊型人才,名叫李畋(tián)。 爆竹携带不便,并且很不安全,李畋早有了以纸代竹的想法,以前是资金不足,现在有了内卫支持,已经开始研究鞭炮了。 上官婉儿听师父说,鞭炮有大用,这方面不能说,她话音一转:“我们元日还要守岁,婉儿今夜回去,也要通宵不睡呢!” 王妃意味深长地道:“你这小娘子动脑筋动多了,晚上很是瞌睡吧,今夜要撑住哦!” “我一定能撑住!” 上官婉儿握紧小拳头给自己鼓劲,又有些丧气:“我如果像师父就好了,他最擅长一夜不睡,精神还特别好呢!” 王妃眯起眼睛:“整天师父师父的,你师父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 李彦是个潇洒的摸鱼人。 宫内走徒弟路线,默默影响,使节团这段时间,就安心在大论府住下。 吃喝用度,全与大唐一致,还担心什么,好好享受呗! 连春节也给安排上。 李彦正张罗着使节团上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这是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新年。 第一个新年,他还自闭着,努力适应没有现代设施的古代环境。 第二个新年,已经融入其中,并且开始扇动蝴蝶翅膀,改变地方,改变大唐,乃至改变世界。 而相比起后世冷冷清清的新年,这时是真的有年味,哪怕身处异国他乡,使节团内也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点爆竹、屠苏酒、五辛盘、守岁,还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