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从李元芳开始> 第607章 教育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7章 教育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3 / 3)

瞬间压低:“林兄,这种事情非同小可,太学曾经可是出过舞弊大案的!”

李彦淡淡道:“我知道,元丰元年十二月,太学生虞蕃击登闻鼓,言‘太学讲官不公,校试诸生,升补有私验’,并称‘凡试而中上舍者,非以势得,即以利进,孤寒才实者,例被黜落’,由此揭开了太学大案……”

赵明诚脸色苍白起来,实在是这起案子,在每个太学生心中,都是一块不愿被提及的伤疤。

太学舞弊案!

由于上舍生直接关系到当官,也涉及了科举公正,所以这件在神宗朝发生的案子,对于王安石的教育改革,是一起强有力的冲击,让他放弃了废除科举,以“三舍法”选拔人才的方式。

“三舍法”是通过一场场考试的累积,来衡量一个人的才华,从制度上说,肯定比起科举的一场考试定胜负要来得全面,但问题是科举的考试次数少,对于作弊就能防范得极为严格,而太学内整日考试,就难免有泄题漏题,营私舞弊的情况发生,甚至国子监的官员收受贿赂后,敢直接将不合格的内舍学子晋升到上舍,抢占寒门子弟的位置。

唐朝直呼内行。

这又回到以前权贵垄断教育资源的时候了。

所以科举或许不完美,但确实是相对最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王安石放弃了理想化的法子,结果被赵佶捡了起来。

赵明诚很不愿意提起案子,听说死去的王铚等人,居然给先生送过礼物,心头大骇,但想到众人谈笑风生的场景,又悲从中来:“死者已矣……这件事若被御史得知……又是一场巨大的风波啊!”

李彦凝眉:“赵郎君,令尊就是御史中丞,这也是我与你说这件事的缘故,你现在是要包庇同窗么?”

赵明诚神情立变,头摇的飞快:“这等大事,怎敢包庇?只是……也罢,此事我会禀告父亲大人,还要多谢林兄告知,否则万一把我也牵连进去,岂不无辜?”

李彦看了看他。

赵明诚也察觉到自己态度的转变,少年人脸皮薄,涨红了脸,赶忙生硬地岔开话题:“难道那位外舍生,是因为觉得升舍不公,从而加害了王性之他们么?”

李彦幽然一叹:“暂时还难说,赵郎君在太学内交游广阔,不妨帮我查一查,如果这七人原本无法晋升上舍,应该晋升的是哪些学子,而那些学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感谢书友“可以一阅”“多次重复”“罗格奥塔里佛斯”的打赏。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