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千言万语。 众僧想到大相国寺的衰败,心头一痛,有的甚至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但很快又感到心中郁结之气尽消,不禁又惊又喜,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智愿禅师钦佩地道:“师兄的佛法愈发精深了!” 智清禅师平和地。 回应:“师弟,我们去禅房议事。” 两人带着几位长老级别的僧人,重新回到禅房,智愿将分发各寺的章程奉上,还取出了一副已经在民间买卖的老花镜。 智清禅师并无强化五感,眼睛确实老花了,见了略感惊奇,戴上后细细观看。 在许多佛门僧人看来,《僧侣考选详规》不吝于紧箍咒,这位禅师却是神色如常,并没有发表意见。 倒是对于后面没什么人关注的文化交流团,这位上任住持反复看了几遍,若有所思起来。 智愿禅师见了面色微变,忍不住低声道:“师兄,此等交流,颇犯忌讳啊!” 佛门弟子有向荒芜之地传法,不断扩大影响力的习惯,因而如今东南亚最广泛的宗教就是佛门。 并不是佛法真的这么万能,而是它积极地调整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反观道教只在中原盛行,确实也吸收了部分佛法的精髓,但两者的传播度相差极远。 但传法不是乱传的,如果当地佛法兴盛,那就不是传法,变成了互相论法,而恰恰是因为各地佛法派系繁多,很多时候论着论着,也会争起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再看中原附近的各国,辽国崇佛、西夏崇佛、大理崇佛、数十年前被灭的青唐吐蕃崇佛、不久前被灭的高丽崇佛,甚至连远隔海外的日本都崇佛。_o_ 智清禅师却有不同看法:“我佛门本有尘世大劫,伽蓝灭形,数载沉沦,今天机易数,幸甚幸甚,当广招僧侣,应君上命,为国效力!” 智愿禅师目光一亮,暗暗地道:“没想到师兄尚有雄心,还要争一争那佛门领袖之位!” 如今悯忠寺牵头整改佛寺,此举必定招惹怨恨,但也确实得到了朝廷赏识,这点比不过,那么就从文化交流团上入手…… 他也不甘于大相国寺就变成了相国寺,最后逐渐败落下去,颔首道:“师兄高见!” 智清禅师的格局却要比他更大,雪白的眉毛轻轻颤了颤,眼神里流露出坚定之色:“此行老衲亲往,不独为相国寺,更是为了整个佛门!” …… “相国寺组织群僧,踊跃参加,好!” 收到了时迁提供的最新情报,李彦眉头微扬。 当了一百多年的皇家寺院,佛门领袖,就该有这样的格局,这是情理之中。 但对方明知定都燕京后,相国寺不可能再恢复昔日辉煌,地位还颇有尴尬,依旧能挺身而出,倒是真的挺不容易,又有些在意料之外。 既如此,李彦也记下了相国寺的表现,吩咐道:“智清禅师率众入京,吴右丞亲自去见一见。” “殿下仁德!” 吴用心领神会,这是要给相国寺一个机会,让他们成为政策推行的辅助者。 这些辅助的寺院,日后的待遇肯定要相对较好,反观那些冥顽不灵的,则要大肆整改,加重处理。 原来相国寺根本没在考虑的名单上,现在给了机会,就看中用不中用了! 李彦又叮嘱道:“各地寺院,需将施药和赈饥规则化,不可松懈。” 吴用领命:“是!” 由于寺院的财产普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