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卦象谕示了很多,符合长者张经为主帅,出征围剿倭寇的情况,如果此次大胜,无疑彰显了陶世恩的道行。 但如果打了败仗,也能套得上,肯定是无德小人妨碍了长者张经,明军内势必要经过一番清洗,战败了本来就要有大批人受罚。 而如果打了败仗,却又没有一败涂地,还取得了一些进展,就是凶中藏吉,福祸相依了。 大胜、大败、好坏参半,不管结局如何,都能套得上。 不愧是擅长“未卜先知”的陶仲文之子,模棱两可的手段高明。 调侃归调侃,李彦看向不远处的水师,脑海中浮现出少年戚继光的那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此次…… 但愿海波平! “出战!!” 正在这时,满饷明军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气势直冲云霄,一艘艘战船正式驶出港口。 明军此次的战略目标,是转守为攻,打击倭寇在沿海地区的巢穴,捣毁走私据点。 江浙沿海多岛屿,倭寇的走私之处,往往也在那些岛屿之上,有些是临时停泊,有些则是深耕盘踞,兴建营房,犹如小小的海外之国。 双屿港就是其一。 后世的日本学者将之称为“十六世纪之上海”,是否有夸大不好说,但这个时代的双屿港,确实是东亚最大的海上走私贸易基地。 这个地方,在四年前已经被卢镗带兵犁了一遍,将贼首押回受审,岛上的建筑都焚毁烧掉,可惜如今又有了倭寇盘踞,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所以此次明军带的辎重充足,大有以双屿港为据点,扫荡周遭的气势,打一场持久战。 胡宗宪、俞大猷、徐渭等人,都在明军船只里,道门的十数艘大小船只,则跟在后方。 李彦作为特殊外援,在一批锦衣卫的拱卫下,立于船头,看着茫茫大海,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历经三个世界,去过青藏高原,到过漠北草原,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式出海。 大唐世界,由朝鲜半岛去日本,都是要赌命的,因此大唐强盛,也仅仅开放移民政策,不强行去日本岛开矿,倭人命贱,唐人命贵,不值得冒险,就是这么简单。 水浒世界,造船业进一步发达,更有道法咒术,倒是不怕翻船,只是身份进一步提高,更不适合出海,不过大燕在征服四夷后,对于水师越来越重视,将来或许也有皇族子弟远航出征的一日。 如今到了大明世界,在这个海洋面积比起现实更加辽阔的世界,出海寻找龙王,无疑是一趟奇妙的旅程。 当然,要有所际遇才能叫奇妙,所以出发前的准备十分重要。 李彦眺望片刻,就展开海图,细细查看起来。 自从天地异变,四大部洲的格局改变,东胜神州整片大陆渐渐消隐,曾经星罗棋布的仙岛,已经成为了遥远的传说。 不过根据沿海渔民的见闻,经常有人出海,看到仙家岛屿的影子,十个里面九个是回不来的,但架不住长年累月的探索,从侥幸生还的幸运儿口中,还是得出了数座仙岛的下落。 距离杭州最近的,是一座灵仙岛,据说岛上生活着好心的仙女,会赐予病重者灵丹,也有凶恶的老妪,遇到了就被生吞活剥。 对于这类信息,不能全信,不排除有胡乱编造,三人成虎的可能,却也有顺路一探的价值,若是能找到失落的东胜神洲,同样是神道复苏,功劳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