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备前宰相> 第五十八章 岩付太田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岩付太田氏(3 / 4)

条氏康的策划下,趁机联合北条氏将弟弟梶原政景幽禁,顺势占领了岩付城,正式将资正追放。

永禄10年(1567年),太田氏资在上总国发生的三船山合战中战死。

由于氏资无子,北条氏便直接掌管岩槻城。天正8年(1580年),由北条氏直之弟太田源五郎继任城主,在他逝世后则由另一弟弟太田氏房继承。

至此,北条氏终于把岩付城彻底规入统辖之下。

历史上很多人很奇怪,北条氏明明在老虎还在甲斐晒屁股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尹豆、相模、武藏三国,之后更发展至上野和下总部分,为什么兜兜转转40年,却还没有扩大出去。

其实从北条氏处理太田氏的过程可见一斑,武藏这个地方实在是鱼龙混杂,当地的武士太根深蒂固。

关东与信浓不同,信浓这边主要是村上、小笠原等大名在,老虎打赢了这些敌人可以顺势接管领内。

而关东不论是上杉还是足利,当初都是被派到这里监视关东诸侯的大名,类似于大陆古代的刺史,关东的本质依旧是在这些万余石左右诸侯统治之下的。

这也就导致即便北条氏攻灭的扇谷上杉氏,逼降了关东公方,依旧需要面对领内此起彼伏的降叛豪族。

换句话说就是,关东豪族在关东又有极大的话语权。

这也使得北条氏自氏康开始改变了蛇吞鲸的策略,改为稳步推进,逐步消化的策略。

而从单单一个太田氏就消化了近20年来看,北条氏这样的安排确实严重拖慢了北条氏扩张的步伐。

作为后世者来说,不能说北条氏这样的策略是对是错,北条氏确实通过这样的变化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他的骨子里依旧是分封体制,这就导致这个政体有些四不像。

在扩张或者势力庞大的时候或许看不到问题,但是当秀吉和上杉谦信南下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政体居然集合了集权和分封两边的缺点。

如今,由于北条氏房在小田原城协防,岩槻城则由他的宿老尹达房实负责守备。

根据前面的情报,岩付城内有守军400骑和农兵千余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人数应当不会超过2000人,而秀家这边的兵力达到2.4万众。

岩付城的城防修筑的非常有意思,他利用元荒川的旧河道,及河川中间的河间洲修筑了一座三面临水的城堡,西侧没有水堀的位置在外围也学小田原城设置了总构作为外围防线,而在东侧有一条小道,连接荒川对岸。

这座城修的非常漂亮,城防结构有点类似厩桥城。相比忍城城池各城垣更为紧密,不想忍城那样松散,即便失去了水堀的保护依然是一座坚固的平山城。

而且岩付城本是就建筑在荒川边上的土山上,而周围都是平地,岩付城是周围唯一的制高点,秀家也不能像忍城那样站在制高点进行指挥作战。

在这个荒川还没有改道的年代,岩付城的好你想象不到,他既拥有绝好的地势和地理位置,有没有江户城那样头痛的饮用水问题,以至于秀家在亲眼见到此城的那一刻,就有了要将他作为即将统治关东的本城的想法。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将岩付城拿下之后再说。

岩付城的守军只有不足2000人,而秀家的兵力20倍于其,直接沿着荒川两岸布阵,13门火炮全部布置在西侧,对着岩付城直接炮击。

同时铁炮足轻、枪足轻在武士的指挥下从西侧对其发动进攻,在上午就将外围惣构击破。

随后阵地前移,秀家命令拆出惣构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