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 奈何桥,奈何前世离别,奈何今生相见,无奈来世重逢。 青石桥面,五格台阶,桥西为女,桥东为男,左阴右阳。 华九难边走边思绪万千: 自然而然,想起了清冷的徐芳草; 又有那随风飘落到眼里的泪,那只毅然决然的白狐。 “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千年的回眸,百年的约定。 也许这一世的夫妻情缘,开始于斯,恩断于此。 奈何桥下几千丈,云雾缠绕,等待来生是什么道,谁也不知。 无奈:来生的约定,只是此生的一种后续,喝过了孟婆汤,已经把所有忘却。 叹息:来生的相见,只是一种重新的开始。 华九难思绪纷飞的时候,陈大计越走越伤心。 后来干脆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大哭。 “哇哇哇,为啥李云死活不愿意跟我搞对象呢?!” “我觉得自己啥都挺好的,没毛病!” “咱就想和她繁衍后代!” 陈大计发自内心的伤悲,迅速感染了其他人: 常八爷做出一副躺平的姿态,生无可恋的横在奈何桥上。 “哇哇哇,八爷我委屈啊!” “为啥同样是长虫,我特么就这么弱!” “平时都是吹牛的,其实咱连大一点的蛤蟆都打不过!” 小无心拼命拉着华九难衣角,泪眼婆娑。 “南无阿弥陀佛。” “哥哥,小僧想我师父还有师兄他们。” “他们去哪里了,为何不带小僧一起走!” 唯一正常的就是赵飞。 他只是一边擦泪一边轻声叨咕。 “特么的胖爷命苦!”. “好不容易有个贤惠的好媳妇、又有了孩子,结果可倒好:媳妇流产死了、儿子成了我大爷......” 阴司奈何,勾起了所有人心中最深处的不甘。 他们竟然不再向前,而是径直朝着一旁的望乡台走去。 望乡台,乃人间青天包拯所建。 据传,包拯最初出任的是第一殿阎罗王。 因为地狱第一殿是距离阳间最近的地狱建筑; 又因进入第一殿时,各路鬼魂尚没有饮孟婆汤。 鬼魂们对阳间的生活,和亲人们还存有眷恋之心。 因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阴间的名山,企图再回望一下阳间的情景。 但他们却无法望见。 在这种思亲欲见,却不得相见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 作为第一殿阎罗的包拯,心地善良、大慈大悲,听闻此事,动了恻隐之心。 命鬼差建筑望乡台,并将其迁至阎罗殿旁。 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 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 成了阴间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后来,因为包拯过于慈悲,而且怜悯屈死。 执掌第一殿时,多次放鬼魂还阳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