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已经开起来,萧景瑜夫妻不用操心,只需每月月底去核对账目即可。
进入秋天,地里的水稻、黄豆等作物,还有种的三亩生姜和山药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一家人都忙得抽不开身,同样是请了人来收。
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整个村子里沉浸在忙碌但喜庆的氛围里。
萧家的生姜只刨了一半,剩下的继续在地里种着,待长成可以药用的老姜后再收。今年种的山药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品种,也陆续分几次都收了。
收获的生姜和山药挑了不少好的贮存在地窖里留作种子,准备明年分给乡亲们一起种植。
其余的生姜留够餐馆用的后,都卖给了曹掌柜和王掌柜等人。
山药亩产高,加之当初种时浇灌了营养肥,两亩地共产了四千斤山药,留够餐馆用的,其余的一些卖给县城的医馆和药铺,又卖了一些给县城的大小酒楼餐馆和肉菜市场,还剩下大半。
不过好东西自然不愁卖,有药商打听到萧家有山药卖,就找上门来,把萧家剩下的山药都收购了。
原本县城的肉菜铺子没有生姜和山药卖,王掌柜从萧家进了这两样售卖后,生意却不错,所以他让萧老大来传话,明年要从萧家进更多的生姜和山药。
等把生姜和山药都卖了,一家人围在一起算了算,今年光生姜和山药,除去留种和餐馆自用的,其余的也卖了近四十两银子。
沈青栀很高兴:“种生姜和山药还真可行,今年我们留了不少种,明年分给乡亲们,每家哪怕只种一亩地,也能赚个一二十两。”
十多两银子对庄户人家来说很多了,村里一般人家娶个媳妇统共也花不了几两银子。萧景瑜也笑了:“可以,明日下学回来我就找三爷说。”
和山药一起收获的还有山药豆,两亩山药光山药豆就收了有七百斤。
萧家如今不缺钱,豆腐坊加上陆承睿那里的分成,每月能有三百两银子。火锅餐馆的生意又一日比一日更火爆,甚至有不少沂州府城的食客慕名而来,餐馆每个月的分成只会比豆腐生意更多。
所以他们也没想着把山药豆卖了换钱,只把山药豆大部分在村里分了,其余的一半送到餐馆那边做成小吃,一半留下自家吃。
山药豆本身没什么味道,直接煮来吃不算好吃。沈青栀在系统里搜索一番,让婆母做了糖霜山药豆。
糖霜山药豆做好的时候沈青栀刚上完下午的课,正有些饿了,跟着婆母来到厨房,看到灶台上做好的糖霜山药豆眼睛一亮,上前捏起一粒放在嘴里。
山药豆绵软,外面裹着一层脆甜的糖霜和炒香的白芝麻,嚼起来绵软香甜,很是好吃。
她没忍住又捏了两粒放到嘴里,高兴道:“好好吃,就是这个味。”
曹蕙兰看她爱吃心里也高兴,沈青栀尝过之后就把一整盘山药豆端到院子里放在石桌上,把蹲在院子里处理药材的妞妞和桐桐叫过来,又喊曹蕙兰过来一起吃。
曹蕙兰不爱吃这些零嘴,沈青栀带着两个小的在石桌边坐下,山药豆好吃,小小的一口一个刚刚好,三人你一个我一个吃得停不下来,没一会儿一大盘山药豆就见了底。
沈青栀这才想起来要给二郎和相公留一些,讪讪道:“好了,剩下的给相公和二郎留着罢。”
曹蕙兰在一旁笑道:“山药豆还有好多,明日我再做,你们爱吃都吃了罢。”
沈青栀却是不肯再吃了,把山药豆端到堂屋里,拉着两个小的在院子里溜达一圈,又接着处理药材。
晚上二郎回来果然也爱吃糖霜山药豆,所以第二日一早,曹蕙兰起了个大早,做了不少糖霜山药豆。
留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