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觉的时候,祝乐起床穿上祝父的衣服,吃过早饭,往脸上抹了一些化妆品,将皮肤化黄一些,憔悴一些,就背着背篼出发了。
步行了接近一个时辰才到市集,中途还休息了好几次,祝小妹伸手看了看这细胳膊细腿,就这几天,体能还没有练好,无奈地叹了口气。
运气不错,今日是大集。将背篼放在一个卖米粮的店门口,米粮店的生意很好,有不少人进进出出,进去时一个空米袋,出来时或多或少都装了米,最少的也有半袋。且看到不少衣着褴褛的人在店外张望,乞讨,即便无所获也没有离去。
忽然,旁边有人大呼:“有人倒了,有人倒了!”
祝小妹看过去,只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胖胖老者正被一个年轻的仆从模样的人扶住,有了搀扶胖胖老者并没有即刻倒下,而是半依偎地靠着仆从。可惜仆从体力不甚佳的模样,只有在旁人的帮忙下,缓缓将老者放在地上。
仆从掐了人中还不见人醒来,急得满头大汗,只得央求旁边路人,帮忙去医馆叫人。
不一会儿,一位五十来岁,精神矍铄的大夫过来了,旁边有小童背着医药木箱。
祝乐好奇这位大夫怎么救治,不是说中医治不了急症吗?她将背篼背起,挪到人群旁边。
大夫见围观者众多,让药童将人群疏散了开来。
药童大声说道:“请大家散开,散开,不然生病的人透不过气。”
祝乐从稀稀散散的人群中看到了大夫蹲下身子,翻看了老者的眼皮,问向一旁的年仆从道:“他是怎么晕倒的,之前可有此症状?”
仆从答道:“我家老爷他最偶有头晕,只是从来没有晕倒过,此次突然晕倒,也不知道为何?还请大夫悉心治疗。我家老爷姓胡,家里有良田百亩,不怕无钱医治。”
医者招呼药童:“将麝香雄黄丸拿过来。”
药童迟疑道:“咱们就只剩几粒了。师父,能不给吗?现在有钱也不好买麝香了。”
大夫闻言怒目:“救人如救火,赶紧拿过来。”
药童无法,在药箱里取出一个瓷瓶,依依不舍地递给大夫。
药童十多岁的年纪,白面粉唇,说起话来,像极了《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护丹童子。别说,这大夫仙风道骨的模样,和药童组合,越看越像太上老君和他的护丹童子。
大夫吩咐仆从将胡老爷的头扶起来,他取下腰间的水囊,用一种祝小妹看不懂的手法捏住胡老爷的喉咙,在将药和水罐下去。手法娴熟,一气呵成。
随后让仆从扶着胡老爷。自己将瓷瓶递给药童,药童垂头丧气地接过瓷瓶。仆从忙托人到胡府请人过来。
不过一刻钟,胡老爷便悠悠醒来。仆从看见人醒了,高兴地很,这下他不用回去挨板子了。胡老爷醒来,弄清楚状况后,想要起身亲自给大夫行礼。
大夫说道:“不必了,你先休息片刻,再缓缓起身。”
胡老爷问道:“谢谢大夫。只不知这药钱几何?”
那药童听了,看到胡老爷一身富态,上前来道:“胡老爷你刚才所服药丸,乃是用麝香,珍珠,雄黄好多珍贵药材炼制,不说我师父配制药的艰辛,又找了无数人试药的成本。算下来这一粒药丸要百两银子不止。我师父仁厚,常告诫我们做人要医者仁心,你看着给吧!”
胡老爷刚晕厥醒来,之前也因为头晕看过其他大夫,但是大夫们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让他好好休息。他本就无甚事情可做,分明是那些庸医不能治病,导致他病情严重了,当街晕倒。说什么也要留下这个大夫好好给他诊治诊治。没命了,要钱有何用。
于是含笑道:“大夫怎么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