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卷、六十三卷之中,此识以由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也。末那识译为意。意有思量之义,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执之根本也。 此识之存在乃是凡夫有情流转生死之根源,无始以来凡夫的末那识无 时无刻不在执阿赖耶识为我,与阿赖耶识同时轮回,流转生死.所以末那识亦在轮回的。 戚泽要觉醒认知末那识,又身在地狱之中,不得不说乃是一重缘法。他思维《瑜加师地论》所载,渐渐入于甚深定中。改修法门并未抛却小无相禅功,而是仍要靠禅定之力,生出慧心,再依《瑜加师地论》之记载,认识末那识。 与末那识相应者,共有四种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需靠禅定之力将之一一降服。戚泽已有修行之妙法,禅定之力亦是雄厚,不过多时已然渐入佳境。 定境之中不知多久,凡心退去,圣心生出。渐有四烦恼现前,戚泽真如佛性本欲以禅定之力将之降伏,自然觉醒第七识。但小无相禅功直到第六层为止,却难以斩断第七境之烦恼。 如此谓之魔难,乃是道浅魔高之意,倘若不能一气降伏,不但此次修行不顺,也许还会引动境界退转,大伤根基。 戚泽却是早有准备,为了转修《瑜加师地论》之法,早将种种可能尽数推算了一遍,定力不足便是其一。他虽在定中,分化一道心念,那九层浮屠当即飞来。 …. 那九层浮屠乃无能胜金刚力法门所化,再由戚泽以功德之力祭炼,几成实质。此刻受戚泽心意一引,居然有道道金色光华从中飞出,落入法身之上。 那金光便是他所得功德之力,从九层浮屠之中分化而出,戚泽的打算便是借功德之力修行。先前他用功德之力炼化九层浮屠而不自取,是指望能将九层浮屠炼成法器,探寻其中所藏奥妙。 但许久以来,九层浮屠并无甚么神异之处,看来无能胜金刚力当真是一部残法,戚泽也是苦命,从小无相禅功到无能胜金刚力,两部法门皆是残篇,连玄音剑诀亦是只到金丹为止,还要天机子帮忙补全。 佛门修行可没天机子这等人物为他补全法门,只好放弃无能胜金刚力,转而自家炼化功德之力,助推修行境界。 九层浮屠中所存功德之力极多,戚泽既要自家炼化,自是全无保留,尽数提取出来。 定境之中,点点金色光华飘落,真如佛性沐浴于功德之力中,禅定之力亦是大为增长,已有足够定力降服四种烦恼。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有不同。光华一闪,一道年老鬼魂现出,虽身有鬼气,满面祥和。当即有一道镜光照来。 镜光之中那老人一生如走马观花一般显现,却是一位三生积善之人,镜光一卷,内中似有微妙佛光一闪,那鬼魂已然不见。 一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