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却十分默契的都没有提起,任由一朵白云将他们托起朝着冰雪区域之外飞去。 焰灵姬心中却不知,并非刘浩不想和焰灵姬讲解这些真正的道理,而是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和意义。 有些道理,有时候从他人口中听闻,往往效果不仅仅不好,还会起到不好的作用,更会限制了修行者真正的内心,将之禁锢在某一个思维空间之内。 这或许也是为何那些大能者往往很少对自己弟子讲解天地本质的缘由。 因为这些道理,都需要弟子们亲自去悟,悟到了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 也是因此,往往你去听闻大能者讲解大道之时,总是玄而又玄。 不是他们不想将这些道理讲解得更透彻一些,而是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如此,反而会害了所有人,这才成为天下人都默认的讲道模式。 以前,刘浩对此总有些不喜,但今日之后,他算是彻底明白了,在接下里的岁月里,他也必然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不要以为这个变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实际上,这根本就是刘浩对天地大道感悟的升华也! 也是刘浩真真意义上补齐自己大能者境界的证明! 打一个比方来说,刘浩在此之前,畅游‘春秋’,也书写下了自己认为的‘春秋历史’。 但这份书写的历史,此时的他才发现‘事无巨细’反而是最大的败笔也! 历史,可不是记事本。 后来人看历史,可不是为了将那过去的种种细节完全的掌控。 他们需要的,是从这些过去的历史之中找到‘前车之鉴’,以为‘后事之师’。 而这些,在一个‘记事本’之中又怎么可能得到? 他们看到了,也只会看到无数的‘条陈’,更是书写者直接灌输给他们的种种。 哪怕刘浩认为自己已经将任何主观性排除,可实际上这份主观性已经深入了骨髓,不容他人任何拒绝之意。 这哪里还是历史? 也难怪刘浩将之传播之后,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浪,因为他人只要看过一遍就没有了任何研究的激情,甚至于他们对此的信任度到底有多少谁又能知晓? 这只是刘浩自己认为的历史罢了,也绝非大众需要的历史使然。 对大众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盖棺定论的‘权威’,他们需要的是在不断质疑与研究之中,真正的发现。 哪怕这份发现有时候和真正的历史并没有多大关系。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他们自己真正参悟到的,也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从中他们才会真正的学到了‘前车之鉴’也! 白云之上,刘浩此时掏出的就是他书写的‘春秋’原本。 也发现以往所有的骄傲,似乎在此时都变得是那么的可笑。 更明白自己需要找一个时间好好的将自己的‘春秋’彻底的修改一番才行。 新版本的春秋,或许会变得‘模棱两可’,会变得更加难以通读。 可就是这样,才需要所有通读者必须带者脑子去阅读,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所有人的需求。 “怪不得当初书写之后,自己的‘春秋’连圣典都未能进入!” “非是当时自己修为不够,而是连自己都没有发现其中最大的缺憾也!” 刘浩内心自言自语几句,虽略带遗憾,却也没有因此而感怀太多。 因为他明白一个阶段有着一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