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两银子,好大一笔钱!” 广州城外。 朱道桦坐在军帐之中,嘴角微微上扬。 在他面前跪倒在地的是一名已经剪掉辫子,换上了汉人衣冠的中年男子。 如果广东巡抚郭世勋在这里。 他立刻就能瞧得出来。 这位跪在朱道桦面前的,不是十三行总商伍敦元,又还能是谁呢? “大王,除了十三行的库银和粤海关的税银,还有广州的行商和周边地主豪户的银子也基本存进了汇丰银行,您这下可真的是全取广东了。” 伍敦元跪着说道。 确实是全取广东。 不只是地盘。 还有广东的白银! 中华在这个时代输出的产品瓷器、茶叶、丝绸都非常能打,基本上是处在垄断地位,而且技术门槛很高。 凭借着这几个拳头产品。 欧洲人在南美洲挖出来的白银,百分之六七十都通过海洋贸易流入到了中华大地。 在一口通商政策之下。 这些白银就是从广州口岸流入的。 因此,广州白银数量之多,冠绝全国。 地盘被占了,广东当地阔佬的白银也流入到了明王的银行。 伍敦元当然清楚,现在在广东需要听谁的了。 伍敦元这样的行商很清楚自己的命脉所在。 没有广州一口通商。 他们这些地头蛇行商对于满清而言就没有人任何价值。 如果随着郭世勋等人离开广东。 他们这些失去了地盘,又特别有钱的阔佬。 那只能成为被人虎视眈眈的烤乳猪,随时可能被吃干抹净。 与其如此。 还不如留在广州,直接投奔明王来的痛快。 虽然说十三行的库银有一部分也是行商们的本钱。 不过伍敦元也想清楚了。 这些库银损失了也没什么——因为其中有大部分,是北京城的八旗王公的股份。 只是以十三行的名义行商而已。 这一口通商。 表面上看起来是十三行吃的盆满钵满。 但吃掉大头的。 还是清廷的贵胄。 十三行的行商也只是跟着喝口汤——虽然这一口汤也很肥美就是了。 为了吃到这口肉,朱道桦还特地在广州城外等了两天。 这两天时间,明军主要工作就是抓俘虏。 溃逃的绿营兵要收拢起来。 绿营武官全部都要“劝降”。 有了杨流芳的示范作用。 大部分的绿营武官投降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连汉军八旗都能投降,你一个连皇帝的奴才都算不上的四等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所以除了少数死硬分子,大部分的绿营武官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此一来。 杨大人的合唱团又扩大了规模了。 而且朱道桦还让他们写信给其他的各省的故旧亲朋——这些人也大多数在绿营做官的。 可以想象。 这些信件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