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皇宫。 午门之外。 从凌晨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有人前来。 等到了红日初升,和煦的阳光照耀大明天下的时候。 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们已经在此刻聚集了一大片。 在最前方。 是这一次士子领袖,六名青年君子站在最前方。 长袖青衫,好一副正气凛然的儒门子弟的风度。 成都戒严,贡院大逮捕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但是六君子却清楚,皇帝在成都抓人,是因为四川还处在军政时期,依礼不得出现大规模群体聚集事件。 但是如今是在中都。 而且士子们也按照【钦定大明之礼】的规矩,向朝廷递交了请愿书。 依礼,大明臣民有向皇帝请愿的权利! 如果今天皇帝要逮捕出现在午门的士子们,那么【礼】之权威性何在? 大明之礼怕是出来没几年,就礼崩乐坏,成了笑话了。 因此。 虽然大明皇帝朱道桦对于刚士子们的行为很不爽,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士子们依礼行事。 朱皇帝自然不能主动非礼。 否则礼的权威将要扫地了。 而且朱皇帝还明确表示自己对士子们的行为不满。 但他依旧没有动用暴力机构来解决此事。 皇帝不满,但只要合礼就可以做。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帮助朱皇帝加强礼的权威性。 所以朱皇帝在群臣面前表达出对于这次运动的不爽,何尝不是一次“商君立木”的政治表演秀。 而对于来到中都的诸省士子们来说。 “成都贡院逮捕事件”的消息传来,他们也是胆战心惊。 关羽这次事件,在坊间传闻甚多。 有所打死了好几十人的,也有所没有死人但是被抓的士子多达上千,全部都要流放到澳大利亚去的。 消息传来的时候。 来到中都的士子就散了不少。 本来怎么也能有个两三万的。 现在满打满算只剩下五六千。 后来大明朝廷一再辟谣,在成都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这才没有让剩下的人都走光。 否则。 吴信中、杜如崇他们还敢不敢来朱雀广场可就不一定了。 向天子请愿当然是要符合一定的流程的。 在皇宫入口,午门外面有个不大的衙门,挂着的是御前通传的牌子。 就是专门接待那些没有资格入宫,但是却想要见皇上,或是给皇上上书的文武官员或大明臣民的。 当然了。 皇帝会不会接见,就得看运气了 递交请愿书的衙门也是这里。 请愿书能不能上达天听可不一定。 所以在这份请愿书递交到御前通传处的时候。 各大报纸已经刊登了请愿书的原文了。 御前通传处的官员们已经提前得到了指示。 在各省士子们到来的时候。 他们已经从衙门里面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