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三十五章、三十岁一道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三十岁一道坎(2 / 3)

>
所以,这九个省的大地主、大商人,都算是和大明朝廷是一体的,但是在中原、四川、关中,情况可就不是如此了。

大明朝也就能管得到县以上,广大的基层农村,还是把控在地主士绅的手里。

这一次的科举大改。

首先伤害的就是这些地主士绅的利益。

引起一些动荡,是很正常的。

时间到了光复6年6月。

四川。

成都府的气温也开始攀升了,作为全国知名的火炉。

四川盆地的夏天可是很热的。

毕竟是盆地嘛。不容易散热,而且川江密布,水汽重,到了夏天天气一热,就有一种被蒸笼蒸在里面的感觉,很闷热。

此时。

成都府大牢。

来自绵州府罗江县的李忠仁浑身仿佛从水缸里面捞出来一样,和旁边的成都府人杜如松一起,从牢房里面走出来。

都快一年没有见到阳光了。

这上午的阳光又是那么的刺眼。

顿时。

两人都被这阳光刺得两个眼睛直流眼泪。

他们都是因为上次成都贡院大逮捕入监的。

罪名是“非法集会”。

据说,本来是要判流放澳大利亚的。

但是因为两人家里面有人走动了关系,愣是把这个大罪名给辩没了。

现在两人都是无罪释放。

但因为案件审理过程太长了。

而且这一次抓的人又有些多。

成都府的判官们又不怎么愿意加班,所以这案子审了一年多,才终于快尘埃落定了。

四川现在还在军管。

大明朝的新法还管不到。

所以四川成都府

成都府监狱,就是以前的四川地牢,狱卒和管事的官员,那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人。

当然一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

有路子,有钱的,早就放出去了。

稍微没钱,但能请得起律师的,也就拖着。

穷一点的,就直接被当成首犯,发配去了澳大利亚了。

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啊。

大明虽然在努力建设法治,但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即便是在开风气之先的广州、上海,各种腐败问题还是不少的。

所以。

在这个大明法律在很多时候都显得“你法我笑”的时代,

四川这个被军管的身份,司法问题就更大了。

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

毕竟这大清朝在几年前还活蹦乱跳的呢。

要按以前。

像是李忠仁和杜如松这样的,当场就砍了脑壳了——对于大清朝的官儿来说,办你个谋反的罪名,功劳大大的。

两人蹲在牢房门口。

眼泪汪汪汪的往下流。

好一会儿,才终于适应了这外面的阳光。

这时候,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的李忠仁吐了口气,都前来接他出去二弟李忠义苦笑道:“小弟啊,这次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自己不好,早去考个秀才,说不定现在都当上罗江县大桥镇的镇长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