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魏逆> 第018章、将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8章、将伐(2 / 3)

哑然。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谎言连夏侯和都骗过了,且还令夏侯和心生愧疚,引以为咎。  而夏侯和见他愣神沉默,还以为是自己的言辞引起了他的感伤,便又紧着加了一句,“六兄,今日归去后,我一定劝说大兄,定不复让六兄勉为其难与他人交游饮宴了!”  唉,果然!  做人还是要实诚一点好,不然撒了一个谎之后,就要用无数个谎言来圆了。  “义权不必如此。”  心中带着感动,夏侯惠略思绪,才做出满脸恳切说道,“经今日之后,我即使再与人交游饮宴,亦不复有人令我作诗赋了。再者,我自以为,文思枯竭于我以及家中而言皆乃好事。”  喔.....  天意薄于身,犹言好事?  闻言,夏侯和讶然,完全无法理解,亦催声发问道,“六兄此言,我弗能解也。”  “嘿,有何不解邪?”  夏侯惠乐了声,侃侃而道,“一者,自武帝创业伊始,家中便以武勋显名,我虽不复以文墨为能,然却可专注戎服之事,此非继家门之后乎?且今天下刀兵未熄,巴蜀与江东不臣,屡屡兴兵犯境,服戎马者不乏功勋也,亦可觅封侯也!若有朝一日我可率军伐不臣,以功封侯,此非为家门添誉乎?次者,于社稷而言,诗赋不过小道罢了。我不过是难为诗赋,并非是目不识丁,且现今赖陛下隆恩忝为散骑,不乏观政裨益自身之时,日后若能外放牧守一方,未必不能胜任。如此,不负我辈出将入相之志,有何惜哉!”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伸手在夏侯和肩膀上拍了拍,勉励道,“丈夫生于世,当自强不息,志在青史留名。或以诗赋,或以功勋,或以忠直,或以施仁政,或以修德行,或以兴文教.......百般皆可!岂能因一事不能,而自艾自怜自弃之!”  “壮哉!”  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夏侯和听罢,顿时拊掌而赞,昂扬做声,“丈夫生于世,当自强不息!六兄之言,令我如拨云睹日、顿开茅塞也!今后,我亦不执迷于交游与属文邀名之事,当求博众之长、略尽才学,不负父兄之志!”  “善!”  夏侯惠不吝赞誉。  是的,他一点都不反对夏侯和常与京都才俊交游、饮宴坐谈。  更没有叮嘱幼弟要时刻谨记,自家乃谯沛元勋的身份与立场,莫常年与士族混迹在一起而引发天子心中不快。  因为这是他预想中的后路。  缘由无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并不敢确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而若是他失败了,向士族靠拢的夏侯和还有保住夏侯氏门楣的机会。  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個篮子里嘛~  如在魏夺嫡的时候,司马懿乃魏文曹丕的良友而司马孚则是在曹植府中任职;如崔琰曾公开力挺曹丕为世子,但他从女乃是曹植之妻。  类同之事比比皆是。  在权势的路上,许多家族每每做出选择的时候,都不忘预留后路。  “六兄心慕戎马,志在军功封侯,不知可有机会随征巴蜀否?”  就在二兄弟不复作言,继续驱马赶路,即将进入洛阳城的时候,夏侯和不知想到了什么,竟是如此发问。  也让夏侯惠猛然勒住马缰绳,满目匪夷所思。  随征巴蜀?!  难道大将军曹真已然征得天子与庙堂首肯,将要伐蜀了?  然而,为何身为天子近臣的我竟不知邪!  愣神片刻,他便压低了声音,发问道,“义权乃是从何得悉,庙堂将伐巴蜀邪?”  “啊?”  不想,夏侯和也很惊诧,“六兄竟不知此事?”  只是反问罢了,他又抬手拍了一下额头,略带恍然而道,“六兄此些时日皆在宫禁伴驾,而大兄近日神色恍惚,应是忘了知会六兄了。昨日仲兄家书归至,在叙话家常时,还向大兄讨要数位阿父先前的部曲。仲兄声称,近些年巴蜀屡屡犯境,雍凉将士皆愤慨,不乏将率群起向大将军请命伐蜀之事。而仲兄尝有复汉中之志,且自忖大将军若上表求得天子首肯伐蜀,必允他随征。故而,他便讨要数名阿父之前的部曲,以备进军时作向导。”  他们口中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