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毕竟,天子让秦朗等人以兵属张郃的做法,虽然有很明确的解释,但让不免隐隐有让张郃提防司马懿弄权的嫌疑。 但司马懿为人坚忍,在接人待物这方面很谦虚。 在张郃到来之后,老于世故的他便笑颜相迎,以一句话就化解了两人的尴尬,“陛下知我军中履历不深,且雍凉各部尤善战,便让儁乂督领前部威之,还望儁乂务必相助。” “都督言重矣。” 连忙行了个军礼,张郃也很将姿态放得很低,“公乃顾命大臣,且是陛下委任的都督,末将安敢造次?若都督有所遣,末将必登锋履刃以往。” 言罢,又加了句,“末将早年在雍凉任职,与各部将主皆颇为熟悉,都督若有差遣或不解之处,末将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善!” 顿时,司马懿拊掌而赞,也终于将悬着的一颗心给放下了。 因为他根本不想与蜀兵争长短,且对天子将洛阳中军遣属张郃之事,也根本不在意。 想想就知道了。 他甫一来雍凉任职,对兵将根本不熟悉,对蜀兵战术更不熟悉。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连敌我优劣都没有来得及弄清楚呢,怎么敢与蜀兵决死鏖战一场呢? 军争非儿戏。 不仅干系到社稷存亡,更关联着他的身家性命以及前途。 以他的秉性,自然做不出让自己被史书记一笔“不善战”的评语。 而今被天子嘱咐的张郃,声称甘愿为他压制雍凉各部的骄兵悍将,让他能有时间熟悉军务、慢慢的执掌全军,他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最重要的是,天子曹叡隐晦的对他们二人分权,让他在庙堂上立于不败之地了啊~ 试问,有张郃前军决策战事,若是胜了,居中调度的自己能没有功劳吗? 而若是败了,有张郃在前线顶着,自己的罪责也就变小了很多了 是故司马懿是真的不介意天子曹叡的做法。 相反,他还颇为感激。 不仅将责任先划清了,且还战略意图挑明了,让他本次的临危受命,也变成了在雍凉各部中树立权威的大好机会。 至于,天子分权的做法,会导致张郃日后将成为他的掣肘嘛~ 无需挂念。 早在蜀相诸葛亮兵围陈仓城的时候,天子曹叡在遣张郃督洛阳南北军前去救援的时候,就分遣武卫与虎贲充当张郃的亲卫了。 如此恩宠,不难看出天子曹叡对张郃的宠信。 所以,不管有没有今日之事,他只要任职雍凉都督一天就避不开张郃。 如此,何须介怀一时呢? 且先将此番战事熬过去了,日后有的时间慢慢计议。 带着这样的想法,司马懿在称赞后,便拉着张郃讨论起如何布防与调度各部之事来。 而在洛阳的天子曹叡,并没有想到自己根据曹真临终之言做出来的调度,会让司马懿与张郃暗中出现了龃龉。 亦或者说,他即使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只要御蜀不败、让他如今倾向的“令蜀自疲”的战略意图达成了,底下的臣子之间相处如何,皆无关紧要。 他如今正忙着大雩,忙碌着为各州郡无水春耕之事求雨。 且他已经将曹真临终的那句“宗室威望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