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且在辽东使者宿舒与孙综的连日请求下,以及为了坚定公孙渊反魏的决心,孙权在暮冬十二月时便再次遣了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中郎将万泰、将军贺达等人将兵万人,携带大量珍宝前往辽东册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加九赐。 此事遭到了江东举朝大臣,自丞相顾雍以下皆谏言不可。 他们断言公孙渊不可信且辽东偏远,下那么大血本去笼络属实不划算。 就算是孙家以寒微门第而尊帝号,公孙渊乃是唯一一个自动来称臣尊你为帝的割据势力,你也不应该如此兴奋啊!派些兵将护送公孙渊的使者回去,以示两家结盟就是了,如此兴师动众作甚? 但孙权不听,执意为之。 此事被满宠知道后,便觉得孙权很识趣。 竟然就在他准备偷袭皖城的时候,刚好将一部分精锐水师给遣去辽东了~ 故而,满宠在暮冬十二月初的时候便遣夏侯惠、将军张颖等人引本部兵卒去了安丰郡,与早就在那边聚集安丰与弋阳二郡郡兵以及士家的孙礼会合,一并计议偷袭战事的调度。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计议的。 将军张颖同样是幽州涿郡人,与孙礼是桑梓故里,二人很早就熟稔了。 且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 少言寡语、只会埋头将命令彻底执行,从来都不会多嘴置喙如何调度之事。 而他的副职乐方更是闷葫芦一个。 几乎到了能不出声便不说话的地步,夏侯惠与他相处的十数日里,就没见他主动开过口。 或许,满宠选择他们二人引兵里当战事中坚,便是这层缘由罢——这种已然定策的偷袭战事,需要的是决绝服从命令、一往无前的将率,而不是那种聪颖或腹有韬略之人。 毕竟聪颖的人心思也多,最是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当断不断。 而夏侯惠更没有对战事置喙的资格。 他都没有参与过督领上千人临阵厮杀,更莫说这种各部兵马相互配合作战的战事了。 没有经验与履历,他哪敢随意出声啊~ 更莫说彼此都知道,他与曹纂就是被天子曹叡遣来蹭军功的。 如此情况下,当然更要谦逊做人了。 不过,孙礼对他倒是很和善。 并非是基于夏侯惠的谯沛元勋子弟的身份,或者备受天子器异之由。 而是他被转为庐江太守之前,还曾入洛阳朝觐过天子。 天子曹叡私下以言谓之。 曰:“孙卿历任多地皆有政绩,是乃国之良吏也。本欲召卿归朝入尚书台任职,然今淮南多事、庐江郡守有缺,非孙卿不可令朕无忧。卿当勉之,朕不日将在庐江有为矣!” 是时,孙礼并不知道天子所言的“将在庐江有为”是指什么。 也不敢私下询问征东将军满宠。 待到现今,天子曹叡亲自指他为偷袭皖城前督时,他这才了然,原来天子这是在培养他,以冀后用啊~ 毕竟如今镇守淮南之人,满宠已然古稀之年而王凌也六旬开外了。 故而,他对促成此番偷袭皖城计划的夏侯惠,带着一缕亲切也就不足为奇了。 尤其是夏侯惠也很识趣啊~ 每每孙礼在聚众人商讨细节,问到夏侯惠是否有无其他想法的时候,夏侯惠总是如此作答:“末将不曾督兵临阵,不敢妄言。如若太守以为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