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知晓我们防御空虚!”副将忍不住提醒道,“不如我们趁着匈奴只有先行军,用霹雳炮先将他们轰个措手不及,到时候再从容迎击也不晚啊!” 郭孟胜摇了摇头,“太子只是让我们抢了颓当城,并未让我们直接与匈奴撕破脸皮。所以我们没有主动出击的理由,只能按照太子吩咐的做,等到太子的援军抵达再做下一步打算!” “本将让你们继续饮酒作乐可不是为了真的放松,酒全部换成白水,轮班庆祝,切莫让敌军发现异常。现在匈奴先行军过来就是要探查我们此次武朝的决心。” 副将很是不解,既然是佯攻,为何不在敌军来袭之前便杀个痛快,反而还要等到敌军来袭之后再进攻? “决心?什么决心?” “一战到底的决心。” 这是郭孟胜多年交战的经验之谈。 两军交战,其实就是两国国力之间的较量。 除了将士们本身的勇猛,平日的训练是否得当,武器是否足够锋利之外,更多的还是靠着将领和政治手腕,比如说战略、计谋…… 匈奴虽然兵力彪悍,但是匈奴单于绝对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与武朝动手。 否则届时武朝、楚国,甚至其他与匈奴有过摩擦的诸侯一齐出兵讨伐,匈奴哪能挡得住? 反而让他们束手束脚,届时恐怕将会让整个匈奴覆灭。 因此他们不敢在这时贸然开战,必须确认武朝是否真的决心灭亡匈奴才行。 这一点郭孟胜看得清楚,因此他毫不吝啬自己手下士卒。 他们在颓当城中越是放松,给匈奴带来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因为颓当城这个关键隘口被占领后,匈奴大军很难与关内的匈奴残部获得联系,究竟武朝此次是大军压境,还是只派了一支小股部队偷袭? 若是大军压境,那么武朝这是想干什么?若是派遣一支小部队偷袭,那么这又是想要干什么? 这些问题都困惑着匈奴。 郭孟胜相信,这一路过来的斥候肯定把这些问题带回了匈奴军中。 因为匈奴军中肯定会出现分歧。 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匈奴大军全线溃败,因为匈奴军的统领可不想丢掉他们苦苦争夺来的土地。 郭孟胜猜得没错的话,就算先行军到了也不会轻举妄动,他们至少也要三天之后才会出击,所以这三天内,颓当城是最平静的时候。 他们若是想活下去,就必须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让匈奴迟疑、让他们不敢动,为自己争取时间。 但是若三天之后,太子还未传来消息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考虑另一条路了。 如果太子真的只派了一支先行军,那么他们必须马上转移,否则一旦大批骑兵到达之后,那么他们这里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