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就能感受到那种不适应,再看到电线杆上的球鞋,还是趁早远离。 好在波利斯市这样的对比并不强烈,毕竟这只是一个几十万人的“小”地方。 格兰杰和林少杰说了很多,或许是因为林少杰是个好听众吧,格兰杰并没有聊太多有关篮球的事情,而是说了很多场外不涉及篮球的事情。 作为曾经的“印城之子,”格兰杰早就财务自由,但习惯性的超前消费,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投资,加上家庭的原因,格兰杰手上的钱并不多。 甚至这么说吧,如果不打球了,格兰杰很可能会破产,甚至会搬离现在的居所。 格兰杰对此这件事情说的很隐晦,但林少杰听的很清楚,现实情况远比拉里.伯德说的更严重。 如此算来,看似人上人的格兰杰最多就是一个中产。 而漂亮国的中产是人人羡慕的,但是往往受到伤害的也是这个阶层,富人很难受到大影响,他们远比其他人更懂得躲避风险。 至于穷人? 吃低保、救济甚至连连吃救济都没资格的人,当然是去混(邦)派了,想要逃离那个阶层,一定要复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 林少杰以前听队友说过那些事情,但远没有格兰杰说的更为震撼,毕竟努力的人在哪儿都有,看似不起眼的蓝领工作收入一点都不低,现金远比坐办公室的白领更实际一些。 这些人总是那么的顾家,他们努力就是想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早一点脱离原来生存的环境,和国内那群追求梦想的人没什么区别。 格兰杰努力过,也曾做到过,他怕有一天回到签下大合同之前,他想要让自己重新站在那个赛场。 可是两个人都知道,短时间内肯定不行,未来? 谁能说得上呢! 格兰杰甚至说到他生活的那一圈,说起老黑的种种,说起那群还没有脱离贫困,但是特别反感“外国人”的那群人。 有黑有白! 那些从其他国家过来的移民,有的来自正规渠道,有的则是灰色渠道,有亚洲人,也有南美来的。 他们的到来往往比原住民更为努力,老板们很喜欢这些工资低,但是干活儿更认真的新成员。 所以被淘汰的他们自然而然的恨起了这些移民。 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空余的时间,现在一切都没了,他们必须要要竞争,付出更多的努力,收入反而不见增长。 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怀念以前的时光,他们痛恨移民,痛恨那些抢他们工作岗位的人。 但林少杰又不是没有学过历史,漂亮国是怎么成功霸占这片土地的,建国后的真正原住民北美大陆里真正的原住民都快被杀光了,一边听着《最后的莫西干人》流泪,一边疯狂掠夺土地与财富...... 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所有的人都是移民,只是有的人来得早,有的人来得晚而已。 林少杰知道,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螺丝钉,”能够看透本质的聪明人活的很辛苦,因为他们不会安于现状,总是想要摆脱命运的枷锁。 林少杰是么? 看样子他已经摆脱了,他成了人上人,可是林少杰深知,还差得远。 穷人的孩子属于底层,又穷又黑的孩子处于最底层,大部分黑人孩子很难通过教育和努力实现阶层跨越。 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可以通过成为歌手、演员、体育明星这些渠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