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隆万之变> 274闲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4闲职(3 / 4)

不可不祗承仁示卿等奉慰具悉忠切罪在朕躬安可他诿惟感眷禹顺耳。

大火的事儿了,可是重建工作也被朝廷提上了议事日程。

虽然朝廷没钱,可不能连个上朝的地方都没有吧,勒紧裤腰带也要上这个项目不是。

对此,现任工部尚书赵文华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朝廷没银子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事儿还是必须要做,反正只是选材,先把材料选择好,准备着,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一份公文从北京工部发到南京,让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就好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在火灾三日之后,在魏广德还在翰林院值房上值的时候,一份圣旨不期而至。

以往下旨之前会有人提醒受旨之人,准备好香案啥的,这次来的有点突然,魏广德之前可没人给他消息。

就在翰林院值房外院子里,魏广德和其他赶来凑热闹的同僚纷纷跪迎圣旨。

其实同僚们这个时候凑过来当然不是为了这一跪,翰林院里接旨的事儿也不少见,只是大家都想知道这回魏广德到底能获得什么赏赐,顺便打打秋风蹭顿酒席。

他魏大官人急公好义之名可是在翰林院里广为流传,手上钱多,人参多,有缺银子周转和家里缺人参调补的都会找到魏广德帮忙,他也是来者不拒的答应。

和原来想的不同,这次的圣旨不仅给魏广德升了品级,还有二十两银子的赏赐。

只是升的这个官让魏广德有点牙痛,詹事府左春坊左司直郎,从六品的官职,升了半级。

要说詹事府,在弘治朝以前也算是肥差了,那可是辅佐、教育太子的衙门。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图籍,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

不久,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当时,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以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谕德、赞善大夫等官职,都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

洪武十五年改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又各设大学士。

洪武二十二年才设詹事院以总之,驾驭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等部门,统府、坊、局之政事。

至此,詹事府成型,主要从事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其中置詹事、少詹事等官职。

而魏广德得的这个差事,左春坊左司直郎这个职位却是个非常设官职,是与右司直郎及左、右清纪郎共掌太子东宫弹劾、纠举之事。

魏广德也没有想到,官职转了一圈后,和自家老爹一样干起了纪检工作,魏勐任千户前可是卫镇抚。

只不过从弘治朝开始,为了教育太子朱厚照,弘治皇帝是从内阁和翰林院中选择学士进行教导,而不再由詹事府进行教育。

现在到了嘉靖朝,嘉靖皇帝封的两个太子都没了,自然詹事府就成为摆设,成为翰林官升迁之阶,再也没有成为天子潜袛之臣的机会了。

好吧,这次的封赏,除了让魏广德从七品官变成从六品官,还给了二十两银子外,依旧是个闲差,无事可做的那种。

跪谢接旨后,魏广德还要装作很高兴的样子,送走传旨官,魏广德又和同僚们乐呵了一天才回到家里。

虽然喝了点酒有点醉意,可是他却不能就这么睡下去,还有要紧的事儿要做,那就是写份谢恩奏疏,明早送到通政司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