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就是发动同年们响应的时候,魏广德专门包下这里邀约留京的同年一起赴宴,游说此事。 其实在座同年都已经知道了,魏广德在当天下午,西苑还在廷议的时候就已经上书请开海路运送救灾粮食支援辽东,为此在第二日还有两份弹劾他的奏疏被递交到通政使司。 只是,魏广德面对有人弹劾并没有上书自辩,而是在尹掌院那里请了几天假就躲回家里闭门谢客,大有一副“独坐小楼成一统,管他东南西北风”的架势。 而在昨日,魏家的小管家张吉就开始在京城各家奔波,下了今日这份邀请函,魏广德要请同年们来此赴宴,其实大家心里或多或少也有了猜测,只是现在一听果然如此。 其实能坐到这里的,都不是笨人,笨蛋早就在历次科举中被筛掉了。 魏广德支持海运济辽,在大部分人看来是正解,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大家也是心知肚明,这里面的利益有点大。 至于要不要上书,和魏广德站在一起,各人心中也有小九九。 现在大家都已经做了几年官,也不似当初那么单纯了。 还好,因为魏广德上书的时间早,同年里倒是没有人为此认为魏广德和贾应春,和裕王府有什么瓜葛,而仅仅认为是凑巧。 “各位同年,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海图,这两日为了争论此事,已经不少人应该都查阅过,至少也知道其中详情。 我只想说,我辈读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管他们为什么反对救辽东百姓,但是我初心不改。 现今唯有海路能快速向辽东运送足够的救灾粮食,为江南购粮争取时间。 大家也知道,户部调太仓米五万石集运辽东,可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运过去。 走陆路过蓟镇,那北边的崇山峻岭广德可是见识过的,据说出了山海关,依旧是山外山,粮食运送人吃马嚼,又要浪费多少,这可都是辽东百姓的救命粮。” 魏广德洋洋洒洒说了半天,伸手抹了抹眼角,似乎是说到动情处眼角湿润了似的,最后把手中酒杯举起打了个圈,盎然道:“广德在此恳请各位,支持广德,上书请开海运,五万石救命粮自天津海口入海直抵辽东,耽误不起了。” 说到这里,魏广德不觉眼圈微红。 那玩意儿有点辣眼睛。 开海,还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先把口子撕开,用五万石救命粮的借口争取更多官员的支持。 一旦口子打开,后续还有救灾粮,还有本该通过漕运的漕粮因为大运河断航,完全就有理由走海路进京了。 魏广德的策略,自然就是蚕食,一点一点把口子打开。 国内的海路运输打开以后,再考虑真正意义上的开海,建立海关和对外贸易。 只要有钱了,大明朝应该就能够撑下去。 或许有人会觉得有银子没粮食,面对将来的危机依旧无法可解。 其实以魏广德这个半吊子历史迷,或者说历史文盲更准确,在他的意识里,因为还有后世的记忆,所以他丝毫不认为有钱还有办不成的事儿。 那些外国船来中国难道是空船? 或者船上只带银子? 给劳资装满粮食过来,粮食抵关税,只要朝廷手里有足够赈灾的粮食,就不怕各地灾荒频发,不怕灾民流离失所。 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