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隆万之变> 546都察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46都察院(3 / 4)

>
“就是督抚招募标兵营那事儿?”

魏广德听到杨道亨这么说,心里也有底,随口又确认一句。

“朝廷财政不丰,允许督抚募兵三千为标兵,确实不妥。”

张学古也接话道,“听说昨日户部的人在宴席上就议论过此事,都是骂娘,说没钱供养这十万大军。”

“杨大人这么上奏,其实就是给陛下提条件的空间,估摸着最后应该是先允许边镇的督抚建立标营,至于其他地方,西南那边应该也会很快。”

魏广德答道。

“你的意思是,有战事的督抚,可能还是会允许此事?”

张学古诧异道,不过虽然这么说,头却是在微点,显然也明白这是大势所趋。

文官在和平时期可以压制武将,可一旦进入战时,往往因无实际调兵权而守制于武官。

虽然督抚上任地方后,都会有意无意拉拢一些参将、游击,目的自然也是不简单。

武官并不敢明目张胆忤逆,也担心事后被追究,可小动作也不会少。

给督抚兵权,其实也可让他们自保有余。

“我觉得吧,此时可能是宣大总督回京后,和大司马商量后的结果。”

我还得接着又说道。

“有可能,杨尚书当年随做过督抚,可他入京执掌兵部时间不短,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这时候提出来,还真有可能是江大人提出来的。”

杨道亨随即就附和道。

虽然不知道魏广德说这些话的原因,可也打起精神来。

无利不起早,魏广德不可能无缘无故说到此事。

“正如道亨所言,我也觉得此事不妥。”

魏广德说道这里看了眼两人,这才继续说道:“天下督抚多少?这奏陈一旦批红必成惯例,到时候还真不知道会增加多少粮饷开支。

以我大明现今财力,还真难以供养这支多出来的军队。”

“善贷所言有理,不过此事不好反对。”

杨道亨却也摇头说道。

“是啊。”

张学古也是接道。

“反对不好,却可以更改方式啊。”

魏广德笑道,“在我看来,哪里需要新募士卒,督抚只需让各镇总兵、都司调拨麾下一路协守参将本部到督抚帐下听令即可。

这样,既不用新募士卒增加朝廷粮饷支出,也可让督抚手上有可用之兵。”

“嘶,好像可行。”

“嗯,应该可行才是。”

杨道亨和张学古都是齐齐点头。

他们也是听出来了,魏广德似乎对杨博或是江东有意见。

具体为何当然不知,可魏广德的提议貌似也是一个好办法。

“可惜了,昨儿杨大人奏陈就递上去了,估计今日就会发还内阁,若是陛下不准,我等上奏还好说,可若陛下准奏,再提就不好了。”

杨道亨叹气道。

这其中猫腻,其实他们都懂,只不过不愿意说出来就是了。

杨博说督抚招募标营三千,足兵,那就要开足饷。

魏广德说直接调拨协守参将听用,好像其实差不多,还不用增加兵员,可其中兵饷才是最重要的。

这道旨意到了,至于是不是有三千人,那就不好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