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乱想中,还是逐渐和隆庆皇帝的心思重合。 如果想要轻拿轻放,他应该在内阁上奏后直接作出处罚,比如派人申敕等等,而不是留中,拖延时间,让事件发酵下去。 第二天来到内阁,值房里书案上今日要处理的奏疏已经一左一右分了两堆。 魏广德知道,多的那堆又是今日送来的弹劾奏疏,少的才是其他政务。 休息片刻,喝了口茶,就拿起政务那堆奏疏。 第一份是兵部的奏本,打算派兵部侍郎谭纶出京巡视蓟镇边防。 其实当初谭纶北调就是奔着蓟镇总督去的,巡视边防早就该成行,只不过因为大阅一事给耽搁了。 而现在经过谭纶和戚继光的摸底,已经有了个大概,继续留在京城确实也不妥。 虽然戚继光现在也不在京城,而是去了昌平,不过京营的事务已经交代给亲信操持,为大阅礼做的准备一直都在稳步推行中,倒也不需要谭纶在京城看着。 魏广德只是片刻思考就在奏疏上票拟可行,然后继续翻看其他奏疏,至于那堆弹劾的奏疏,魏广德打算等看奏疏乏了再说。 反正票拟就那么两句话,其实直接让人帮忙票拟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传出去影响不好。 连续十来份奏疏后,魏广德终于把今天的政务处理完,虽然不知道下午是否还有新的奏疏到来,至少现在他面前只剩下弹劾辽王的奏疏。 不过就在这时,有中书带着两个书办又抱着两摞奏疏走了进来。 “这是哪儿的奏疏?” 魏广德开口问道,在看到人进来后,心里没来由的一颤。 “禀阁老,这些是司礼监刚登记的,弹劾辽王的奏疏。” 中书舍人急忙躬身答道。 “放那儿吧。” 魏广德心中哀叹,随便一指说道。 等人出去了,魏广德起身在屋里走了走,心里没来由的有些烦躁。 在内阁被弹劾奏疏轰炸了一天,散衙后,没有处理完剩余的奏疏,魏广德就选择离开内阁。 中午休息的时候,几位阁臣钻到一起就商量好了,其他公务的奏疏,第一时间处理,按照原本程序走。 而那些弹劾的奏疏,能弄多少算多少,就算堆积在内阁也是无妨,反正不会影响朝政运转。 在内阁饱受弹劾奏疏轰炸的时候,乾清宫的隆庆皇帝也在面对如雪片般飞来的弹劾奏疏在发愣。 这是他第二次面对满朝倾覆的场面,上次是朝臣弹劾高拱的时候,但是也没有这次恐怖。 毕竟,京官中的老油条是不会轻易下场表态的。 而这次不同,弹劾藩王,虽然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可到这个时候,上书弹劾才是政治正确,不上书的文官很容易被其他人孤立,所以那些老油条也都纷纷出手了。 加之现在内阁五人可比去年这个时候人多,批阅奏疏的速度也更快。 那时候徐阶、李春芳、高拱不时因为弹劾而回家休息,也影响到内阁的运转。 外廷文官在为他们满朝倾辽而欢呼,没人能理解此时内阁和皇帝的苦恼。 最近几日,凡是弹劾辽王的奏疏,都被隆庆皇帝留中,但司礼监还必须送进来,等皇帝发话了再搬回去。 “明日巳时中,传” 隆庆皇帝看着么情况。 不过先召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