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模糊掉,毕竟对于大明疆域,赵俊臣也只是记得大概。 但对于此,德庆皇帝显然不会怀疑,只是点头赞道:“赵爱卿有心了,这幅疆域图,确实详细条理,比我朝现用的疆域之图清晰分明不少。” 又细细观摩了片刻后,德庆皇帝的脸上闪过满足的神色,依依不舍的再次看了这幅毛毯一眼后,终于回到了御阶之上坐下,扬声说道:“把这幅大明疆域图挂到朕的御书房内,着人小心看护,不得有失。” 待太监们把毛毯小心翼翼的卷起搬走后,德庆皇帝再次把目光转向了赵俊臣。 赵俊臣今年的三件寿礼,一件比一件让人惊喜,德庆皇帝神色间的满意,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按照规矩,这个时候德庆皇帝应该发言回谢抚慰了。 而德庆皇帝打量了赵俊臣良久之后,却只是缓缓说了一句。 “俊臣你很好,深得朕心。” 没有过多的语言,没有过多的夸赞,但语气神态间的认真,却任谁都能看的出来。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殿内众人皆是以羡慕嫉妒的眼光看向赵俊臣,如今形势分明,以这三件寿礼的分量,恐怕寿典过后不用多久,赵俊臣就会得到德庆皇帝的“回报”了。 而赵俊臣则是一副受宠不惊的模样,向德庆皇帝行礼道:“陛下过誉了,臣身为陛下臣子,为陛下尽些忠孝之心,也是应当的,值不得陛下特意夸赞。” 见赵俊臣如此谦逊,德庆皇帝脸上又是满意的点头。 接下来,朝中的勋贵百官向德庆皇帝呈献寿礼寿词的仪式还在继续,只是相比较赵俊臣送的那三件寿礼,后面那些人呈送的寿礼寿词不免黯然失色。 然而,经过赵俊臣的这三件寿礼,德庆皇帝接下来却是兴致颇高,虽说再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寿礼,但德庆皇帝依然满脸的笑意。 待寿典仪式终于结束之后,日头偏下,已是时近黄昏。 德庆皇帝兴致高涨之下,宣布百官留宫,与德庆皇帝一起赏灯同宴。 对于德庆皇帝的安排,百官自然拜谢不提。 ……… 却说当寿典终于告一段落之后,赏灯宫宴之前,德庆皇帝带着万民伞离去了,而殿内外的官员勋贵们,则有了一小段自由活动的时间,站了一下午时间,总需要解决一下身体的疲乏和生理问题。 而赵俊臣今天出尽了风头,在众人客套之间,也向着殿外走去。 只是,刚刚走了几步,就听一人高声唤道:“赵尚书还请留步。” 虽是高声呼唤,但声音中的虚弱意味,却任谁都能听得出来,总给人一种后力不足气喘吁吁的感觉。 赵俊臣停步,转身一看,却发现前些日子曾有一面之缘的七皇子朱和坚,正向他快步走来。 赵俊臣眉头一皱,刚才在太和殿为德庆皇帝庆寿的时候,他看的分明,这七皇子朱和坚一直和太子朱和堉站在一起,甚至两人送给德庆皇帝的寿礼,都是可合为一对的翡翠如意,还被德庆皇帝称赞为“兄弟二人同心同德”。 然而,此时太子朱和堉尚没离去,朱和坚如此明目张胆的与自己相见,难道就不怕引起太子朱和堉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