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了将来太子可以顺利继位而考虑,依旧会渐渐为太子增加权势影响,这是我等无论如何也无法违背的,即使能压制一时,也不能压制一世,反而会增加陛下扶持太子的决心。” 轻咳两声后,周尚景接着说道“最重要的是,陛下虽说春秋鼎盛,但年纪毕竟也五十有五了,为了培养现如今的这位太子殿下,前后足足花了近十年时间,若是咱们再不做些改变,待陛下年岁更老些,怕是就没有时间再培养一位新的太子,那么日后即使对太子有所不满,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陛下他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听到赵俊臣与周尚景的这番话后,黄有容与沈常茂沉默不语,皆是在考虑利弊,一时间雅间之中安静无比。 赵俊臣虽然一直顺着周尚景的意思说话,看似赞同,但实际上心中也满是犹豫。 太子一旦掌权得势,会对在座众人——尤其是赵俊臣自己——产生多大的威胁,赵俊臣最是清楚。 如今太子一党不过刚刚在都察院得以立足,尚未能全然掌控,这些日子以来都察院弹劾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三人的折子,就已是多了三到五成,至于弹劾赵俊臣的折子,更是翻了一倍有余!只是因为德庆皇帝一直压着,所以才没对众人造成影响。 只不过,这些折子德庆皇帝虽然压了下去,但却没有驳回,只是收到了折子匣里,将来随时都可能会用到。 太子不过只是在都察院立足,就对众人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若是再让他掌握实权,那还了得?到那个时候,最被朱和堉仇视的赵俊臣,怕亦会是首当其冲,麻烦最大。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如今庙堂之上,各般关键衙门,早已被在座四人瓜分干净并牢牢掌控,若是让太子掌权,那么在在座众人就必须要分权! 只是,分谁的权势?每个人又分多少?这种事情扯起皮来,怕是比由谁留京辅政的问题还要更难解决。 或者说,根本不能解决。 手中权势是在座四人的命根子,削权减势比杀了他们还要更加难受,即使赵俊臣,也不能免俗。 下意识的,赵俊臣抬头向着周尚景看去,以赵俊臣想来,周尚景既然突然提及这件事情,心中定是有了解决办法。 只是,周尚景却没有任何表示,任由众人沉默的,只是一口一口的浅饮着茶水,竟似事不关己一般。 ……… 终于,沉默良久后,周尚景突然轻轻一叹,缓缓说道:“说起来,春闱之后就是南巡,诸般安排准备,也马上要开始了。” 听到周尚景之言,众人皆是一愣,不明白周尚景为何提及此事。 “是啊,只等年关一过,就要开始安排了。”赵俊臣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缓缓开口:“陛下的意思,随着南巡的规制扩大,需要安排的地方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而这些安排,都会交给晚辈负责。” 沈常茂皱眉问道:“俊臣此言何意?” 随着南巡规制扩大,花的银子如流水一般,负责安排之人,自是大有油水可捞,赵俊臣突然提及此事,在沈常茂看来,却是有些炫耀的嫌疑。 赵俊臣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只是,太子他却不想把这些事情交给晚辈负责,怕是在太子想来,这种事情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