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摄政大明> 第二百七十四章.赵俊臣的紧迫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四章.赵俊臣的紧迫感.(2 / 5)

丢了官职也同样可以直达天听。


在明朝,臣子们给皇帝送密疏,京官一般都是送往通政司衙门转呈,而外地官员则是借由布政司通过邮驿转呈通政司,如此一来辗转多处,自然多了泄露的可能,而随着通政司衙门渐渐被朝中各大派系所渗透,所谓“密疏”更是渐渐失去了保密的功效。


至于清朝的密折制度,则是臣子由自己或者遣派亲信直接将密折送到皇帝的手中,无需转手,如此少了几道程序,保密性自然大大的增加。


如此种种,“密折制度”的效果自然远远大于“密疏制度”了。


~~~~~~~~~~~~~~~~~~~~~~~~~~~~~~~~~~~~~~~~~~~


赵俊臣回想着自己上一世所了解的“密折制度”,再对比李纯臣在答卷中所描述的“密折制度”,发现两者不仅名字相同,连内容也是惊人的相似。


想到清朝正是因为“密折制度”的盛行,造就了皇权的巅峰、臣权的衰弱,赵俊臣自然会慎重对待。


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历史总有其规律性,没曾想自己来到这个不一样的历史时空,但密折制度竟然还是出现了!……


……原来如此,这份答卷一旦让德庆皇帝看到了,自然会看出这般政策对于加强皇权的好处,也必然会心动不已,然后也必然会一步一步的实行答卷上所建议的政策,而李纯臣提出了这般建议,也必然会受到德庆皇帝的宠信,到时候有了德庆皇帝的扶持,再崛起于庙堂之间,也不过是轻而易举……


……怪不得李纯臣他这般自信,竟是不打算投靠朝中任何一个派系,更不想让自己身上沾有丝毫的派系烙印,恐怕他猜到了德庆皇帝在今科殿试的出题范围后,就想到了这个答案,密折制度是他想出来的,而且身上又没有任何派系的烙印,德庆皇帝在一步步的实行密折制度的同时,也必然会一步步的重用他,到了最后,说不定他就会成为负责处理与转呈密折之官员的最好人选。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是一步登天……”


暗思之间,思路虽然越来越清晰,但赵俊臣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赵俊臣如今一心想着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然而李纯臣所建议的“密折制度”一旦实行,怕是连首辅周尚景都会被德庆皇帝死死压制住,更别说目前的赵俊臣了!到时候赵俊臣再想要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也是赵俊臣为何会第一时间通知周尚景的原因。


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周尚景与赵俊臣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赵俊臣也信任周尚景老辣的政治眼光与手段,所以在这般时候,赵俊臣也不介意与周尚景联手一番,一同阻止“密折制度”的出现与实行!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要德庆皇帝下定了决心,即使我与周尚景两人联手,再加上黄有容、沈长茂他们,怕也很难阻止密折制度的实行,最多只是拖延些时日罢了,所以我的诸般计划,也需要加快进度才行,否则等到德庆皇帝日后想要过河拆桥之际,我就真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了。”


暗思之间,赵俊臣心中原先对于李纯臣的好感,顿时荡然无存。


在此之前,赵俊臣一直以为李纯臣只是一个有野心也十分聪慧的年轻人,对他颇是欣赏的——这种欣赏,也许有些类似于周尚景在看待目前的赵俊臣。


然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