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马上就答应了。 然后,赵俊臣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又问道:"你刚才说,各地官府送来的劳军物资之中,还有许多活牛?" 吴启凡点头道:"下官统算了一下,总计有活牛一百三十头、活羊一百一十头,活猪两百余头!" 赵俊臣又是眉头一皱,轻哼道:"陕甘各地经过连年天灾之后,农户们的耕地大都已是荒废,今后复耕最是需要耕牛助力,各地州府若是真想要劳军,送来活羊活猪也就足够了,为何还要送来这么多的活牛?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活牛对农户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多少农户宁愿卖妻卖子也不愿意卖掉家里的耕牛...哼,活牛的数量竟然要比活羊更多几十头,这里面的猫腻..." 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军务之上,但也从来都没有忘记陕甘的灾情,此时他听到了吴启凡的汇报之后,马上就发现了不妥之处。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说法,吴启凡不由是面现尴尬之色。 吴启凡在地方衙门任职多年,自然是明白这里面的猫腻。 各地州府官员得知了赵俊臣的赫赫战功之后,就一门心思的想要讨好赵俊臣,自然是争先恐后的送来大量物资劳军,还想要趁机与赵俊臣见面——对于地方官员们而言,劳军物资自然是越多越好,劳军物资越多就越能向赵俊臣证明他们的诚意。 然而,陕甘各地经过了连年天灾之后,民力早已经疲软至极,各项物资也是极为匮乏,短时间内又如何能够寻到充足的物资劳军? 于是,地方官员们自然是把目光转向了治下百姓,他们劳军的时候为了凑到足够数量的家畜,恐怕是强征了许多农户家里的耕牛,而农户们失去耕牛之后也必将是损失惨重、怨气沸腾。 让吴启凡感到尴尬的是,他认为自己也算是一名爱护百姓的好官,但当他收到各地州府送来的劳军物资之后,却是只顾着高兴了,压根没有联想到这些情况,反倒是赵俊臣这样一位毁誉参半的贪官权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百姓们的损失。 赵俊臣并没有理会吴启凡的尴尬,只是沉思片刻后下令道:"大战将至,咱们也不能亏待了将士!传令下去,今晚先行宰杀一半数量的活羊与活猪,所有将士的晚饭都要分到肉食,每位将士今晚还可以饮酒一杯...但所有活牛皆要留着不可宰杀,百姓们今后还指望这些活牛养家!" 时至今日,赵俊臣在陕甘境内的权势与威望已是极高,说是一手遮天也不为过,但他面对各地州府的"善意劳军"的时候,依然是不能指责什么,若是赵俊臣因为这些耕牛就大加指责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们就会认为赵俊臣是在刻意针对他们,说不定还会触犯众怒,却是得不偿失。 最终,赵俊臣也只能采用折中方法了。 等到吴启凡领命之后,赵俊臣又把目光转向周勃,问道:"这几场战事下来,军中将士们的军功战绩,是否已经统计完毕了?" 周勃连忙答道:"启禀钦差大人,将士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军功、抚恤、与赏银,如今皆是已经统计完毕了!目前军中银钱充足,只要是您一声令下,就可以把前期的赏银发放到将士们的手中。" 赵俊臣略略沉吟了片刻,却是说道:"除了伤兵们的抚恤之外,暂且先不要发放赏银,将士们一旦是突然间收到了大量的赏银,恐怕会滋生出惜命苟活之心,我军眼下依然是士气振奋,并不需要再用赏银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