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命令,他自然是知道的,也明白赵俊臣留下这批俘虏是为了今后的大计,更何况军队违背军令一向都是周勃心中最厌恶的事情,周勃不久前还因为这般情况而建议赵俊臣严惩军中武官,所以从原则与立场来讲,周勃应该是支持方振山的决定。 与此同时,周勃对于戚斌以及戚斌新军却是颇有好感,也认为戚斌新军这次犯错算是情有可原,却又觉得方振山的这般决定有些不近人情了。 最终,周勃在心情矛盾之下,却是把决定权交给了赵俊臣,说道:“钦差大人您确实有过严令不准我军将士杀俘,但戚斌新军的做法也算是情有可原,下官虽然是负责军中功过赏罚之事,但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还是请钦差大人您亲自定夺吧。”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说道:“这位总旗官,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这名总旗官抬头答道:“小人名叫李贺,义乌人士。” 赵俊臣点了点头后,又说道:“你刚才的说法也有道理,戚斌新军隔在渭水北岸,没有及时收到本钦差不准杀俘的军令,并不算是有意违背军令,因为戚斌之死,你们的做法也算是一时激愤、情有可原,确实不必严惩……但无论如何,终究是做出了私自杀俘的事情,罪责还是有的……这样吧,因为放纵将士杀俘、败坏军纪,戚斌新军所有千户以上的武官,皆是降职两级,暂且留职察看!” 说着,赵俊臣又是摇头叹息,道:“唉,戚斌新军确实是一支难得的强军,本钦差也不愿意让这支军队就这样散了!”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决定,戚斌新军的几位武官顿时是大声欢呼了起来。 然而,下一瞬间,赵俊臣的表情已是更加严肃,又说道:“杀俘的事情,算是就这样揭过了,但你们冲闯帅帐的罪行,可还没有定论!你们私自杀俘,还可以说是不知军令、一时激愤,但你们难道不知道冲闯帅帐的严重性?若是真有委屈,自然有别的办法渠道向本钦差申述,又为何要强行闯入帅帐、甚至是与帐外护卫拔刀相向?这般行径,若是本钦差就此揭过,从今往后还要如何治军?说吧!这次闯营,是你们之中何人提议带头的?” 见赵俊臣的表态这般严重,戚斌新军的武官们顿时是停止了欢呼,纷纷是面露出惶恐,一时间没有任何人敢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李贺却是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表情毅然的说道:“钦差大人,这件事情全都是由我而起,与同袍们没有任何关系,是我提议!是我带头!钦差大人您若要责罚,就责罚我一个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