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自然是明白各位贤达的顾虑,但我的当务之急还是稳固自己的储君位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父皇已是愈发厌恶于我,我再想要不做不错、稳妥继位已是绝无可能了,必须要做出一些成绩、改变父皇的心意才行!遍目朝野,唯有赵俊臣才能助我成事!这也是我眼下的唯一选择了! 赵俊臣固然是贪官出身,但他近段时间的作风也确实是改变了许多,甚至还曾有多次亲手处置了自己门下的贪污官员,可见他确实是想要改邪归正的!我与他达成合作之后,也会密切督促于他,绝不会耽误国事、坏了朝纲!” 朱和堉的这般苦口婆心,显然是无法说服王博与李正淳二人。 王博依旧是不甘心,又问道:“太子殿下,你难道已经忘了少傅郭汤惨遭赵俊臣的陷害、最终家破人亡的事情了?这些年来,我等清流屡屡遭到赵俊臣羞辱的事情,太子殿下难道就毫不在意不成?” 朱和堉叹息一声,道:“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终究要往前看!而且,赵俊臣也向我承诺过了,今后不会再去刁难郭汤的家人了。” 见到朱和堉的这般反应,王博不由是大失所望,李正淳则是表情冰冷,起身拱手道:“既然是太子殿下不听良言相劝,我等也就无话可说了!告辞!” 话声刚落,李正淳也不等朱和堉的挽留,就直接转身离开了。 另一边,见到李正淳的毅然离开,王博表情稍有犹豫,也同样是起身拱手道:“太子你……你就好自为之吧!” 说完,王博也随着李正淳而去了。 眼看着李正淳与王博二人的陆续离开,朱和堉的表情也愈发的疲惫与无奈。 从某方面而言,朱和堉从前太过于放纵这些清流了,清流们早就习惯了朱和堉的从善如流、知错就改,也就越发是见不得朱和堉的“倒行逆施”了。 这般场景,朱和堉今天已经见到好几次了,清流们纷纷是挥袖而去,也代表着朱和堉渐渐失去了清流们的支持。 再次叹息一声之后,朱和堉转头看向了东宫正堂之中的最后两位客人。 这两位客人,也是太子朱和堉内心之中最为重视的两位支持者——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以及礼部侍郎鲍文杰! 看着吕纯孝与鲍文杰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一旁,完全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朱和堉的表情满是苦涩,轻声问道:“两位大人可是同样不认同和堉的选择,也打算要抛弃和堉而去不成?” 吕纯孝与太子朱和堉皆是前任太子太师肖温阮的亲传弟子,一向是最为关系紧密,他自然是不忍心就这样抛弃朱和堉。 但吕纯孝也有自己的难处,他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而都察院一向都是清流们的大本营,若是吕纯孝立场坚定的明确表态支持朱和堉,他也就坐不稳自己的官位了。 所以,吕纯孝也是面带苦笑,答道:“我其实也同意太子殿下的许多观点,但我今后还要执掌都察院,都察院的过半官员都是清流出身,我若是明确表态的话,只怕是御史们就要造反,所以我也就暂时无法明确表态了,这样的话还能帮着太子殿下化解一下清流们的过激举动。” 朱和堉倒也理解吕纯孝的难处,满是无奈的点头之后,又转头看向了礼部侍郎鲍文杰。 见到朱和堉隐隐带着恳求的目光,鲍文杰的表情间充满了矛盾。 事实上,自从鲍文杰随同赵俊臣去了一趟陕甘三边之后,他的某些观念就已是渐渐动摇了,开始怀疑自己过往的某些坚持究竟是否正确与必要——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