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尤其是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这一刻更是心中警惕,他们很清楚明朝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隐患与弊病,并不似德庆皇帝所描述的那般强盛昌隆与不可战胜,去年以来的赫赫战功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因为一系列的巧合与运气罢了,这个时候绝不能再生事端,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德庆皇帝接见众位使节的时候,固然是应该表现出强硬姿态,让各国生出敬畏之心,但这种强硬姿态必须要适可而止,若是过犹不及、变成了刻意羞辱的话,各国使节恐怕也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反而会增加他们的敌视心理。 尤其是乞颜曾经是蒙古右翼的盟主,在蒙古右翼各部依然还保留着一定的影响力,太和殿内如今也有蒙古右翼的使者,若是德庆皇帝羞辱乞颜的事情传到了蒙古右翼各部落,只怕是河套地区今后几年就要再无太平之日了! 于是,眼看着德庆皇帝还想要继续说下去,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极为默契的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就趁着德庆皇帝话声稍落的功夫,陆续站出来表态了。 赵俊臣率先站了出来,满脸都是强硬与冷肃之意,大声说道:“陛下明鉴!鄂尔多斯部落多年以来屡次冒犯我天朝之威,陕甘三边的百姓们也大都是深受其害,而乞颜作为鄂尔多斯部落的首领,也正是罪魁祸首,臣恳请陛下以车裂之刑诛此贼寇!唯有这般做法,才可以让天下人明白一个道理,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太和殿内所有人都是心中一惊,只觉得赵俊臣是疯了,乞颜本人更是忍不住身体一颤。 但下一刻,周尚景也站了出来,却是一副老成谋国的模样,缓声反对道:“陛下圣明!老臣认为,赵阁臣的说法过于激进了,鄂尔多斯部落多年以来屡次冒犯天威,自然是应该敲打一番,但雷霆手段之后,应当有雨露之恩,这才是圣君之道! 如今战事已歇,鄂尔多斯部落也已经四分五裂、再也无力生出事端,乞颜亦是表态臣服,陛下不妨是效仿前朝之例,赐给乞颜一个爵位,以嘉奖他的恭顺,再赐给他一处田宅,把他留京城之中终老、不可轻离,这样既是可以展现陛下的宽容仁慈,对于河套地区的今后稳固也有好处!” 身为臣子,应该如何向皇帝提醒他的错误?赵俊臣与周尚景的这般做法,可谓是教科书一般了。 并不需要直接提醒,这般做法只会让皇帝感到难堪、固执己见,不妨是提出两个完全不同的建议,第一个建议可以沿着皇帝的错误思路进行扩展与延伸,让皇帝自己察觉到这般思路的错误之处,第二个建议则是稳妥老成一些,表面上是反对第一个建议,但实际上则是为了反对皇帝最初的错误思路,既是让皇帝看到另一个选择,也是让皇帝找到一个台阶可下。 实际上,这也是官场上的惯用手段,每当是下属们想要影响上司的决策之际,就经常会采取类似的手段——譬如说,同时向上司提出三个建议选项,但前两个选项本质上就是相同的内容,至于第三个选项的内容则是异常激进、毫无益处,让人完全无法接受,这般情况下上司也只能在前两项建议之中选择一个,却还以为自己掌控着最终决定权,但实际上他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选择罢了。 德庆皇帝如今就是这样,听到赵俊臣的建议之后,不由是心中一惊,只觉得赵俊臣的态度过于强硬与激进了,随后又听到周尚景的建议,又觉得周尚景的建议才是老成谋国之道。 不过,德庆皇帝精于帝王心术,也很快就看穿了赵俊臣与周尚景的这般姿态只是联手做戏、提醒自己不要态度过于强硬罢了,但他们二人的手法巧妙,并没有直接驳斥德庆皇帝的说法、也没有让德